笑諷嘲 作品
第五十七章 紅楓葉寄宿學校(三十)“他們不在意真相”
梅狄娜永遠忘不了她六歲那年那個橘黃色天空的午後。
遠處墨綠的地平線上走出一排披著紅色外袍的旅人,每一個都長著陌生的面孔,風塵僕僕地向她的族人祈求幫助。
那些旅人拿出了不少梅狄娜從來沒見過的新奇玩意兒,有一按就會噴火的盒子、能將螞蟻放大到甲殼蟲那樣大的鏡子,還有可以吸附在鐵器上的石頭。
梅狄娜是連神明都偏愛的最聰明的孩子,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感到驚訝和好奇。
每一個令她費解的物事,她都會問旅人要來仔細研究,卻依舊搞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她問部族信仰的神明,神明不曾言語。旅人們告訴她,那是“科學”,位於神學的反面。
她聽不懂,卻隱隱覺得這是一種比巫術更加神奇的力量,註定會在未來某一天爆發出強大的威力。
於是,在那些旅人向古老的部族告別時,梅狄娜偷偷跟上他們的隊伍,登上他們的船隻,離開陸地,去往海對面那個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國度。
那個國度的神剛被從萬事萬物的中心驅逐,梅狄娜在那裡見到了很多令她感到驚奇的事物。
用石頭和玻璃搭建起來的高大房屋,能自動紡紗和織布的古怪機械,無一不讓她疑惑並且著迷。
她覺得她可以用一輩子來研究。
梅狄娜五十歲那年,國王舉國招募遠征的隊伍,目標是她的故土。
梅狄娜已經離開四十餘年了,難免對自己出生的地方心懷思念,便順理成章地加入了那個隊伍,作為略通原住民語言的“土著”,為陌生的旅人引路。
她本以為這些旅人和她六歲那年見到的那些人一樣友好,並由衷地希望他們能將科學傳播到那片落後土地的每個角落。
但不幸的是,戰爭發生了。
也許是因為文明不同造成的誤解,也許是因為人性深處的貪婪原罪,遠征的隊伍開始驅趕原住民,佔領他們的土地,甚至不惜用殘忍的手段展開屠戮。
梅狄娜目睹滿目瘡痍,感到懊悔和痛苦,卻為時已晚。以那些外來者的偉力,哪怕沒有她的幫助,也可以輕易地為落後的土地帶來浩劫。
“科學”是一種比巫術更加強大的力量,而原住民沒有“科學”。結局早已註定,梅狄娜時隔多年再次呼喚當年的神明,卻再未得到過回應。
她只能孤身一人多方奔走,以求保留下原住民的火種。
她一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直到各方輿論向遠征軍施壓,原住民愛心基金會才在不得已之下建立,用以保護原住民的權利。
和平的遮羞布在流膿的創口上拉起,局勢似乎達成了微妙的平衡,梅狄娜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既然巫術和神明救不了古老的部族,那就去擁抱文明和科學吧。
梅狄娜相信,紅楓葉寄宿學校會是原住民孩童的好去處。
當然,在那之前,她必須先想辦法哪怕藉助他人之手毀掉部落中關於巫術的記載。
時隔多年,她想起童年時的經歷,已經無法判斷巫術的真假。
但她知道那些巫術配方的可怕,一旦引起外來者的好奇或者忌憚,恐怕會有更大的災難發生。
在母親死後,小梅狄娜繼承了她母親的名字家族共用一個名字在原住民之間是常有的事。
小梅狄娜從有記憶起就沒見過母親,由原住民愛心基金會撫養長大。
她聽人說,母親是紅楓葉寄宿學校的老師,哪怕在大瘟疫爆發期間,也一直在學校內堅守到死。
她也翻閱過母親遺物中的日記,知道母親雖然表面嚴厲無情,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能幫助更多原住民孩童適應文明社會,在缺衣少食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小梅狄娜懵懂無知,卻也能透過文字感受到母親的悲憫和無奈。
隨著年歲的增長,她常伴一種與旁人格格不入的孤獨,因此越來越喜歡以自己的認知描摹和想象母親的形象,並越來越敬愛這個未曾謀面的女人。
於是,她對基金會說,她長大後也要當一名老師,像母親那樣引導和照顧學生。
基金會的負責人報以冷笑,她不理解卻也不在意,並在二十歲那年以老師的身份進入紅楓葉寄宿學校。
遠處墨綠的地平線上走出一排披著紅色外袍的旅人,每一個都長著陌生的面孔,風塵僕僕地向她的族人祈求幫助。
那些旅人拿出了不少梅狄娜從來沒見過的新奇玩意兒,有一按就會噴火的盒子、能將螞蟻放大到甲殼蟲那樣大的鏡子,還有可以吸附在鐵器上的石頭。
梅狄娜是連神明都偏愛的最聰明的孩子,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感到驚訝和好奇。
每一個令她費解的物事,她都會問旅人要來仔細研究,卻依舊搞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她問部族信仰的神明,神明不曾言語。旅人們告訴她,那是“科學”,位於神學的反面。
她聽不懂,卻隱隱覺得這是一種比巫術更加神奇的力量,註定會在未來某一天爆發出強大的威力。
於是,在那些旅人向古老的部族告別時,梅狄娜偷偷跟上他們的隊伍,登上他們的船隻,離開陸地,去往海對面那個她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國度。
那個國度的神剛被從萬事萬物的中心驅逐,梅狄娜在那裡見到了很多令她感到驚奇的事物。
用石頭和玻璃搭建起來的高大房屋,能自動紡紗和織布的古怪機械,無一不讓她疑惑並且著迷。
她覺得她可以用一輩子來研究。
梅狄娜五十歲那年,國王舉國招募遠征的隊伍,目標是她的故土。
梅狄娜已經離開四十餘年了,難免對自己出生的地方心懷思念,便順理成章地加入了那個隊伍,作為略通原住民語言的“土著”,為陌生的旅人引路。
她本以為這些旅人和她六歲那年見到的那些人一樣友好,並由衷地希望他們能將科學傳播到那片落後土地的每個角落。
但不幸的是,戰爭發生了。
也許是因為文明不同造成的誤解,也許是因為人性深處的貪婪原罪,遠征的隊伍開始驅趕原住民,佔領他們的土地,甚至不惜用殘忍的手段展開屠戮。
梅狄娜目睹滿目瘡痍,感到懊悔和痛苦,卻為時已晚。以那些外來者的偉力,哪怕沒有她的幫助,也可以輕易地為落後的土地帶來浩劫。
“科學”是一種比巫術更加強大的力量,而原住民沒有“科學”。結局早已註定,梅狄娜時隔多年再次呼喚當年的神明,卻再未得到過回應。
她只能孤身一人多方奔走,以求保留下原住民的火種。
她一人的力量微不足道,直到各方輿論向遠征軍施壓,原住民愛心基金會才在不得已之下建立,用以保護原住民的權利。
和平的遮羞布在流膿的創口上拉起,局勢似乎達成了微妙的平衡,梅狄娜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既然巫術和神明救不了古老的部族,那就去擁抱文明和科學吧。
梅狄娜相信,紅楓葉寄宿學校會是原住民孩童的好去處。
當然,在那之前,她必須先想辦法哪怕藉助他人之手毀掉部落中關於巫術的記載。
時隔多年,她想起童年時的經歷,已經無法判斷巫術的真假。
但她知道那些巫術配方的可怕,一旦引起外來者的好奇或者忌憚,恐怕會有更大的災難發生。
在母親死後,小梅狄娜繼承了她母親的名字家族共用一個名字在原住民之間是常有的事。
小梅狄娜從有記憶起就沒見過母親,由原住民愛心基金會撫養長大。
她聽人說,母親是紅楓葉寄宿學校的老師,哪怕在大瘟疫爆發期間,也一直在學校內堅守到死。
她也翻閱過母親遺物中的日記,知道母親雖然表面嚴厲無情,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能幫助更多原住民孩童適應文明社會,在缺衣少食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小梅狄娜懵懂無知,卻也能透過文字感受到母親的悲憫和無奈。
隨著年歲的增長,她常伴一種與旁人格格不入的孤獨,因此越來越喜歡以自己的認知描摹和想象母親的形象,並越來越敬愛這個未曾謀面的女人。
於是,她對基金會說,她長大後也要當一名老師,像母親那樣引導和照顧學生。
基金會的負責人報以冷笑,她不理解卻也不在意,並在二十歲那年以老師的身份進入紅楓葉寄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