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第268章 為靳開來做主(第3頁)
閻綱認為江弦著力刻畫的幾個人物,心靈都很美,小說雖然描寫了戰爭的嚴酷、戰士的犧牲,但不是給人以哀傷,而是給人以激勵。
除了他,張守仁還看到了一篇李陀的文學評論。
自打李陀轉而研究文學評論以來,在評論界的聲望節節攀高。
他指出《花環》這篇小說,既有強烈的現實感,又有一定的縱深感,真實而感人地描繪戰場真相,以及指戰員豐富的心靈。
在一眾評論文章之中,最值得注目的是由劉白羽同志撰寫的文學評論《談‘高山下的花環’》。
劉白羽同志是總政文化部部長,這篇文學評論的重量絲毫不亞於馮沐,不可謂不引人注目。
他在文章中提到,《花環》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其深刻,準確,尖銳地揭示了矛盾,並對內部矛盾進行了巧妙的處理。
既沒有迴避矛盾,達到了批判不正之風的目的,又沒有失去正確、先進、光明的導向,歌頌了領導、歌頌了人民英雄、歌頌了軍民魚水情.
最關鍵的是其中提到的一句“有利於‘四化’建設。”
劉白羽的一句話,算是徹底給《花環》這篇小說定了調子。
要知道,在發表以前,《十月》雜誌的編輯們已經做好了發行不成就燒稿的準備。
在發表的短短几個月內,《花環》便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江弦便打算請張守仁和靳少先,還有《十月》的編輯們一同吃飯。
《十月》的人原等著《花環》獲獎以後再吃這一頓,如今見到《花環》在讀者中掀起巨大轟動,便也不再推辭。
傍晚,章仲鍔收拾好稿子,準備去赴約,出門前發現劉鑫武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桌前。
他斟酌片刻,過去敲敲桌子。
“鑫武同志,一起過去聚聚吧。”
劉鑫武抬頭看他一眼,笑笑,“還是不了,今天沒什麼吃飯的心情。”
章仲鍔知道他和江弦有嫌隙,想試著勸和。
“有什麼事兒,說開了不就行了,文人相爭,爭的是個理念。”
“您可真是冤枉我了。”
劉鑫武苦笑一聲,“我倒不至於這樣小肚雞腸,只是今天一件事唉。”
見他垂頭喪氣,章仲鍔不免好奇,盤問半天,劉鑫武才緩緩講出事情原委。
是他今天審稿的時候,編輯部忽然闖進一位大娘,進來就問誰是編輯。
劉鑫武便攔下她,說他就是,問有什麼事情。
誰料大娘後退半步,撲通一下就給他跪了下來,淚如雨下,一個勁兒的說著感謝。
劉鑫武當時大腦一白,連忙攙扶起她,大娘這才解釋說,自己徒步上京,走了四天帶一過晌,只為了來感謝他們《十月》編輯部。
她說她的兒子和靳開來一樣,是沒辦法被認定的英雄,是沒辦法被歌頌的事蹟,是《高山下的花環》這篇小說,把她兒子的事蹟寫了出來.
說到這裡,劉鑫武也被那位大娘的情緒感染,淚水控制不住的流出眼眶。
“我才應該給這位大娘下跪,我才應該感謝她把骨肉獻給了祖國。”
章仲鍔嘆一口氣,拍了拍他的後背。
劉鑫武抬起頭來,“仲鍔同志,這一次,我是真的敬佩江弦,敬佩他的這篇小說。”
章仲鍔此刻也是一陣唏噓。
靳開來、梁三喜這些人物都太真實了,中國有太多這樣的戰士。
章仲鍔記得自己前些天還收到一封來信,是一位連長的遺孀寫來的。
她說她愛人和梁三喜的事蹟如出一轍,他的“遺書”就是一份長長的欠款單,上面標註了借款日期、數額,他還在遺書中叮囑,如撫卹金如果不夠,就把家裡的豬賣掉。
紙張皺皺巴巴,不知是不是被這位女同志寫信時落下的淚浸溼所致。
這頓飯定在全聚德。
江弦和《十月》的編輯們喝著酒,暢談文學。
殊不知。
因為他,千里之外的茅臺酒廠忽然受到了上級領導的指責。
(
一年十二度團圓。
甚恰限、今宵最好。
祝大家中秋快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