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月下傷心奴家 作品

第62章 培養炮兵(第2頁)

 

 再次,擲彈筒還可以發射化學武器,小鬼子把化學武器叫做“決勝武器”,他們認為化學武器對於防守非常頑強,但是基本沒有裝備防毒面具的華夏軍隊來說,使用效果極佳,畢竟小鬼子的士兵,每個人都配有防毒面具,可見其重要性。
 

 在抗戰時期,幾場最為慘烈的攻堅戰或者防禦戰中,小鬼子都是採用迫擊炮和擲彈筒,發射了大量的毒氣彈。
 

 在凇滬會戰中,小鬼子首次使用擲彈筒,發射催淚性氣體和噴嚏性(嘔吐性)氣體,造成很多國軍士兵失去了戰鬥意志。
 

 在後來的幾大戰役中,由於小鬼子遭遇國軍多次圍殲,和更為頑強的阻擊,小鬼子使用毒氣彈更加肆無忌憚,並開始使用劇毒的糜爛性毒氣芥子氣和路易氏氣,造成華夏官兵的大量傷亡。
 

 最後,擲彈筒屬於排一級一線支援武器,可以根據戰場的不同需要,非常及時的釋放化學武器,從而進行毀滅性戰術打擊,所以非常的方便。
 

 抗戰中,小鬼子大量裝備擲彈筒,每個小鬼子的步兵小隊,相當於國軍的一個排,人數在50-70人之間,都會配備一個機槍小組,兩個步兵班,和一個擲彈筒小組,每個擲彈筒小組,擁有二具擲彈筒。
 

 每個擲彈筒小組,由一個擲彈筒發射手和一個彈藥手構成,對於一些小鬼子的精銳部隊,每個小組會多增加一個彈藥副手,以保證彈藥的充足,和預防戰鬥中該小組可能的減員,從而確保擲彈筒小組的攻擊力隨時保持。
 

 八九式擲彈筒,使用的彈藥是九一式手榴彈,它和抗戰中小鬼子步兵普遍攜帶的單兵手榴彈九七式手榴彈性能基本相同。
 

 都是採用圓柱形鑄鐵彈體,外有縱橫刻槽,將彈體分成50塊,華夏軍民俗稱甜瓜手雷,爆破部裝有tnt炸藥6.5克,殺傷半徑為8米,這樣的殺傷力已經非常的不錯了。
 

 八九式擲彈筒炮彈由特製的彈藥袋攜帶,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8枚擲彈筒炮彈,一個二人擲彈筒小組可以攜帶16枚,當然也可以攜帶更多。
 

 八九十式擲彈筒,發射時先由射手先拉動擊發杆,然後由彈藥手,將彈藥從筒口裝入,完成彈藥的安裝。
 

 左手握住發射筒,根據目標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杆達到對應長度,射手通過瞄準線進行概略瞄準後,拉動擊發機上的皮帶將炮彈射出。
 

 擲彈筒是小鬼子小隊級別火力攻擊的支柱,據說小鬼子大多數的擲彈筒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手,實戰中400米以內的命中率,高達在85%到95%。
 

 進攻戰中,擲彈筒小組跟隨一線步兵作戰,主要打擊敵軍的機槍火力點,曾經在淞滬戰場中,將某個旅的36具機槍火力,打掉了32具,給國軍以極大的殺傷。
 

 這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小鬼子在抗戰八年中,並非如同所謂的小鬼子武士一樣,動不動就挺著刺刀衝鋒,而是以一種極陰險狡詐方式作戰。
 

 九七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是二戰期間日軍的主力火炮,裝備日軍步兵大隊,用來對付機槍陣地,敵軍迫擊炮陣地,以及戰壕和據點 。
 

 抗日戰爭爆發後,小鬼子野戰部隊的步兵大隊,通常追加裝備2門這型曲射炮,這種曲射步兵炮實際也就是迫擊炮,但小鬼子把90毫米以下口徑的迫擊炮歸類為步兵曲射炮,屬於步兵武器,90毫米以上才叫迫擊炮,屬於炮兵武器。
 

 81毫米迫擊炮的基本參數:1937年服役,海軍陸戰隊使用的81毫米迫擊炮則在1935年就開始服役,小鬼子陸軍使用時間之所以服役晚於海軍。
 

 主要原因是日本軍部覺得陸軍使用迫擊炮攻擊速度快,浪費炮彈多,而迫擊炮炮彈造價高於擲彈筒炮彈很多,不如用不值錢的擲彈筒。
 

 81毫米迫擊炮口徑:81.4毫米;炮管長:1269毫米;炮重量:22.4 kg;配屬彈種:榴彈,縱火彈,煙霧彈,照明彈;火炮俯仰角:﹢45 to﹢85度;彈丸重量:3.33 kg;彈丸初速:196 m\/sec;最大射程:285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