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散人 作品
第239章 佛像之秘(第3頁)
辛子秋問道:
“子瞻兄,你看出了什麼門道”
蘇軾將小玉佛還給他道:
“小秋兄弟,你這佛像從何而來”
辛子秋一五一十,將他在古墓之中聯合蕭向東殺掉趙徳昭,從他身上得到寶物的事情扼要說了一遍。
蘇軾聞言點了點頭:
“難怪,如此寶物,也只有趙徳昭這樣的一國儲君才能得到。”
他略微沉吟一下,就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此物雖然溫潤剔透,但不論光澤,還是硬度,都不像是玉石,依我之見,這是……呃……是舍利子。”
“舍利子就是傳說中高僧火化之後結成的寶物”
蘇軾搖了搖頭:
“沒那麼簡單,舍利的形成條件極為苛刻,因此也十分難得,並不是所有佛法精深的高僧死後都會有此寶出現。
“要想結成舍利,僧人必須在肉體上修成所謂“無漏金剛身”,而且,在僧侶往生之時,必須圓滿諸德,自行入寂,不能是病死老死,更不能是意外身亡。
“不僅如此,在僧人圓寂之時,還須得靠自身引動智能火,焚燒肉身,而不是由外人火化。當然,就算是滿足所有的這些條件,遺體也未必能形成舍利,一切還要看緣法。
“因此,存世的舍利極其稀少,而且品質還有高下之分,都與圓寂者的佛法功德有關,佛法越深,功德越大,舍利就越為透明潔淨。不過這世上人無完人,舍利也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雜質,總不可能真的純淨無暇。
“但你拿來的這顆舍利,不論從何種角度去看,都完美無缺。最奇妙的,是它天然自成佛像,並非雕刻而成,而且比世上最頂級的寶玉都要精緻細膩,簡直鬼斧神工,不可思議。”
辛子秋對佛教了解極少,聽了蘇東坡的話連連咋舌,問道:
“聽你這麼說,那個什麼梁朝的‘布袋和尚’能留下如此完美的舍利子,豈不是極了不起的聖僧,難道他是佛祖轉世什麼的”
蘇東坡笑道:
“雖不中,亦不遠矣。若這舍利子真的是布袋和尚所留,那一切倒是能說的通了。而且,如果為兄推測不錯,這佛像中其中必定還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