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2頁)
“大興堡乃是侯於趙開闢所得,只要這一千五百兵突襲大興堡,並且在此地堅守,等到王如龍和李成梁趕到,土蠻汗就真的跑不掉了。”
“可惜,土蠻汗還是察覺到了,見雨立遁,未能成行。”
戚繼光講明白了為何侯於趙一定要跟著渡河,因為侯於趙是個文官,而且在彰武墾荒日久,他跟著渡河,對穩定軍心有著重要作用,一千五百眾阻敵六萬,看似愚蠢,但一次攻不下,士氣就是此消彼長。
戚繼光看來,打仗這件事並不玄妙,就很簡單,六萬人看似很多,但是士氣低落的時候,這六萬人還不如六萬頭豬恐怖,因為人會擔憂、會恐懼、會內訌、會憂心忡忡、會投降。
奈何土蠻汗也不是個蠢驢,這見到下雨知道不利騎兵作戰,直接就溜了。
“如此。”朱翊鈞滿是笑意的說道:“侯愛卿已經去了三年了,如果戰事順利的話,讓他今年進京述職,朕也見見他,戰事不順,就沒必要了,吏部知道。”
“臣遵旨。”萬士和俯首說道。
呂調陽寫好了浮票,恩賞軍兵、勉勵侯於趙、蘇成勳等文武,而後請陛下用印。
呂調陽又拿出一本張學顏的奏疏,面色凝重的說道:“遼東督撫張學顏上奏說:土蠻垂涎王號,要挾求封,而將士久苦征戰,一聞虜言遂有和戎之望,不知虜來納款而容其請?臣誠恐媚虜之言。”
戚繼光曾經打算一鼓作氣拿下全寧衛,典型的軍事冒險。
因為他擔心萬曆四年佔領大寧衛,是他最後一次出塞作戰,而他看遼東局勢,一旦土蠻汗這些北虜和建州女真這些東夷勾結在一起,必然成為大明之大禍患。
聽聞張學顏所請,戚繼光嘆了口氣,若是朝廷從議,京營今年九月征戰,哪怕準備的再充分,也是白準備了,而且京營再動武,恐怕很難很難。
廷議做出決策給土蠻汗封王,也不是沒有可能。
張居正父親去世丁憂離朝,大明也需要穩定,奪回大寧衛,見好就收的風力,也不在少數,邊方軍兵苦戰,也覺得議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譚綸思慮再三說道:“陛下,土蠻汗要挾封王,不過是疑兵之計而已,土蠻汗自詡草原正朔,乃是宗主大汗,常言俺答汗是長生天的叛徒,他真的肯俯首稱臣邪?不過搖唇鼓舌,鼓動軍心而已。”
馬自強則搖頭說道:“陛下,臣倒是以為未嘗不可,太傅離朝,當下以安穩為主,大軍在側,奸佞之臣必然膽怯不敢生事,這一山不容二虎,一片草原兩個王,必然打成一鍋粥,大明養精蓄銳,未嘗不能以逸待勞得漁翁之利。”
是戰是和,就連晉黨內部的聲音都不統一,葛守禮去見王崇古,就是確定這件事的。
兵部戶部主戰,而其餘三部則是主和,包括了刑部尚書王崇古、禮部尚書馬自強、工部尚書郭朝賓,首輔呂調陽,各自的理由都很充分。
主戰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主和認為太傅離朝,國朝動盪,還是穩一穩,比較好,只要土蠻汗不犯邊,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便是。
呂調陽也覺得現在不太適合動武,要動武還是把張居正請回來比較妥當,穩定朝局,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軍兵們才能奮勇殺敵。
至於吏部尚書萬士和,在朝中風向還沒明朗之前,指望他表態,那不現實,萬士和主打一個見風使舵。
“戚帥以為呢?”朱翊鈞詢問戚繼光的意見,仗是他要去打,戎事不問大將軍,只靠文臣,是弄不明白的。
“臣倒是想打,但是臣也以為元輔所言有理。”戚繼光斟酌再斟酌,才俯首說道,他想打,但是呂調陽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那就打吧。”萬士和稍一琢磨,已經明確得到了風向的他,做出了表態,他笑著說道:“先生在西山,距離京師不過五十里路,也就半天一天的功夫,真的出什麼事,就去西山搬救兵。”
“那鬥戰勝佛護送金蟬子取經,這遇到了事兒,不照樣上天請救兵去?”
“你這話說的,張先生又不是無所不能。”馬自強態度有所鬆動,但還是不太認同。
呂調陽聽聞,眼前一亮說道:“萬太宰所言有理,張先生回朝不過一天而已,前線一旦有變,這也容易應對。”
張居正不是回江陵了,是去了西山,往返不過一日而已。
朱翊鈞最終點頭說道:“那就暫時不封了,這還沒打夠,矛盾還沒有充分衝突,所以還得打,那就打吧。”
張居正歸政,國事都歸了陛下決策,所以陛下做出了決定,打著看便是。
“王閣老,朕有一些疑惑,先生所編纂的大明會典,在刑名一卷中,說私刻印綬者斬,此律甚是嚴苛,但歷代所行,並無寬宥之意,何故?”朱翊鈞詢問王崇古這個刑部尚書,關於刑名問題。
大明的死刑必須要經過皇帝的硃批才能問斬,朱翊鈞就注意到了一個案子裡,是私刻了印信,直接問斬,所以才開口問此刑名的立意。
私刻印綬者斬,不問所行次數,也不問得財多寡,只要是私刻印綬皆斬,任何私刻行為,都要掉腦袋,朱翊鈞只是覺得這個刑名太重了些。
王崇古思前想後說道:“印信系幹王制與歷日符驗等項,故律:凡偽造者即坐以斬,這裡的印綬說的是官印,但凡是以官印坐罪問斬,便很少有無辜者,沽欽恤之名,恐釀朝廷失綱憲之大弊。”
“如此,循舊例便是。”朱翊鈞認同了王崇古的意見。
他問這個刑罰是不是太重了,王崇古的回答是不重,而且還說的很明白,是私刻官印者斬,並且還說改這一條,恐怕有失綱憲的弊端,這年頭所有的防偽,都是依靠手書、印綬、騎縫章來實現,私刻官印和謀反是相等的罪責。
“臣遵旨。”王崇古鬆了口氣,陛下並不是一個沽名釣譽之人,這個改了,看似仁政,但不過小仁而已,壞的是整個社稷的公序良俗,壞的是禮法。
呂調陽又拿出來一本奏疏說道:“吏科給事中李學一上奏言驛站減編事宜,一曰:核節省之實以定站額查;二曰:議減免之實以恤民困;三曰:稽供應之實以恤站役;四曰:清徵納之實以恤逋負。”
兵部尚書譚綸瞪大了眼睛看著呂調陽,愣愣的問道:“不是,李學一的意思是,讓咱大明裁撤驛站?”
“嗯,他就這個意思。”呂調陽把李學一的奏疏遞給了譚綸,這奏疏就在眼前,他就是簡要的、提綱挈領的說一下這奏疏的意思,這不是他的意思。
譚綸眯著眼把奏疏看完,而後看著呂調陽就開始笑:“呵,哈,哈哈哈!”
“賤儒言論,不足為信。”譚綸給出了兵部的意見,這個李學一的言論,其實就是基於朝廷多一事則百姓多十事的基本論點進行展開,比如驛站驛卒,少一夫就少糧十石,這樣地方稅賦就能少三四分,這百姓不是得了實惠?
驛卒是一種勞役,同樣也是一種世襲罔替的軍戶,大明的驛站要養馬、要聚斂供應來往官吏吃喝,這李學一覺得驛站勞民傷財,不如裁撤減編部分。
這直接給譚綸整笑了。
“可惜,土蠻汗還是察覺到了,見雨立遁,未能成行。”
戚繼光講明白了為何侯於趙一定要跟著渡河,因為侯於趙是個文官,而且在彰武墾荒日久,他跟著渡河,對穩定軍心有著重要作用,一千五百眾阻敵六萬,看似愚蠢,但一次攻不下,士氣就是此消彼長。
戚繼光看來,打仗這件事並不玄妙,就很簡單,六萬人看似很多,但是士氣低落的時候,這六萬人還不如六萬頭豬恐怖,因為人會擔憂、會恐懼、會內訌、會憂心忡忡、會投降。
奈何土蠻汗也不是個蠢驢,這見到下雨知道不利騎兵作戰,直接就溜了。
“如此。”朱翊鈞滿是笑意的說道:“侯愛卿已經去了三年了,如果戰事順利的話,讓他今年進京述職,朕也見見他,戰事不順,就沒必要了,吏部知道。”
“臣遵旨。”萬士和俯首說道。
呂調陽寫好了浮票,恩賞軍兵、勉勵侯於趙、蘇成勳等文武,而後請陛下用印。
呂調陽又拿出一本張學顏的奏疏,面色凝重的說道:“遼東督撫張學顏上奏說:土蠻垂涎王號,要挾求封,而將士久苦征戰,一聞虜言遂有和戎之望,不知虜來納款而容其請?臣誠恐媚虜之言。”
戚繼光曾經打算一鼓作氣拿下全寧衛,典型的軍事冒險。
因為他擔心萬曆四年佔領大寧衛,是他最後一次出塞作戰,而他看遼東局勢,一旦土蠻汗這些北虜和建州女真這些東夷勾結在一起,必然成為大明之大禍患。
聽聞張學顏所請,戚繼光嘆了口氣,若是朝廷從議,京營今年九月征戰,哪怕準備的再充分,也是白準備了,而且京營再動武,恐怕很難很難。
廷議做出決策給土蠻汗封王,也不是沒有可能。
張居正父親去世丁憂離朝,大明也需要穩定,奪回大寧衛,見好就收的風力,也不在少數,邊方軍兵苦戰,也覺得議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譚綸思慮再三說道:“陛下,土蠻汗要挾封王,不過是疑兵之計而已,土蠻汗自詡草原正朔,乃是宗主大汗,常言俺答汗是長生天的叛徒,他真的肯俯首稱臣邪?不過搖唇鼓舌,鼓動軍心而已。”
馬自強則搖頭說道:“陛下,臣倒是以為未嘗不可,太傅離朝,當下以安穩為主,大軍在側,奸佞之臣必然膽怯不敢生事,這一山不容二虎,一片草原兩個王,必然打成一鍋粥,大明養精蓄銳,未嘗不能以逸待勞得漁翁之利。”
是戰是和,就連晉黨內部的聲音都不統一,葛守禮去見王崇古,就是確定這件事的。
兵部戶部主戰,而其餘三部則是主和,包括了刑部尚書王崇古、禮部尚書馬自強、工部尚書郭朝賓,首輔呂調陽,各自的理由都很充分。
主戰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主和認為太傅離朝,國朝動盪,還是穩一穩,比較好,只要土蠻汗不犯邊,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便是。
呂調陽也覺得現在不太適合動武,要動武還是把張居正請回來比較妥當,穩定朝局,有一個穩定的後方,軍兵們才能奮勇殺敵。
至於吏部尚書萬士和,在朝中風向還沒明朗之前,指望他表態,那不現實,萬士和主打一個見風使舵。
“戚帥以為呢?”朱翊鈞詢問戚繼光的意見,仗是他要去打,戎事不問大將軍,只靠文臣,是弄不明白的。
“臣倒是想打,但是臣也以為元輔所言有理。”戚繼光斟酌再斟酌,才俯首說道,他想打,但是呂調陽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那就打吧。”萬士和稍一琢磨,已經明確得到了風向的他,做出了表態,他笑著說道:“先生在西山,距離京師不過五十里路,也就半天一天的功夫,真的出什麼事,就去西山搬救兵。”
“那鬥戰勝佛護送金蟬子取經,這遇到了事兒,不照樣上天請救兵去?”
“你這話說的,張先生又不是無所不能。”馬自強態度有所鬆動,但還是不太認同。
呂調陽聽聞,眼前一亮說道:“萬太宰所言有理,張先生回朝不過一天而已,前線一旦有變,這也容易應對。”
張居正不是回江陵了,是去了西山,往返不過一日而已。
朱翊鈞最終點頭說道:“那就暫時不封了,這還沒打夠,矛盾還沒有充分衝突,所以還得打,那就打吧。”
張居正歸政,國事都歸了陛下決策,所以陛下做出了決定,打著看便是。
“王閣老,朕有一些疑惑,先生所編纂的大明會典,在刑名一卷中,說私刻印綬者斬,此律甚是嚴苛,但歷代所行,並無寬宥之意,何故?”朱翊鈞詢問王崇古這個刑部尚書,關於刑名問題。
大明的死刑必須要經過皇帝的硃批才能問斬,朱翊鈞就注意到了一個案子裡,是私刻了印信,直接問斬,所以才開口問此刑名的立意。
私刻印綬者斬,不問所行次數,也不問得財多寡,只要是私刻印綬皆斬,任何私刻行為,都要掉腦袋,朱翊鈞只是覺得這個刑名太重了些。
王崇古思前想後說道:“印信系幹王制與歷日符驗等項,故律:凡偽造者即坐以斬,這裡的印綬說的是官印,但凡是以官印坐罪問斬,便很少有無辜者,沽欽恤之名,恐釀朝廷失綱憲之大弊。”
“如此,循舊例便是。”朱翊鈞認同了王崇古的意見。
他問這個刑罰是不是太重了,王崇古的回答是不重,而且還說的很明白,是私刻官印者斬,並且還說改這一條,恐怕有失綱憲的弊端,這年頭所有的防偽,都是依靠手書、印綬、騎縫章來實現,私刻官印和謀反是相等的罪責。
“臣遵旨。”王崇古鬆了口氣,陛下並不是一個沽名釣譽之人,這個改了,看似仁政,但不過小仁而已,壞的是整個社稷的公序良俗,壞的是禮法。
呂調陽又拿出來一本奏疏說道:“吏科給事中李學一上奏言驛站減編事宜,一曰:核節省之實以定站額查;二曰:議減免之實以恤民困;三曰:稽供應之實以恤站役;四曰:清徵納之實以恤逋負。”
兵部尚書譚綸瞪大了眼睛看著呂調陽,愣愣的問道:“不是,李學一的意思是,讓咱大明裁撤驛站?”
“嗯,他就這個意思。”呂調陽把李學一的奏疏遞給了譚綸,這奏疏就在眼前,他就是簡要的、提綱挈領的說一下這奏疏的意思,這不是他的意思。
譚綸眯著眼把奏疏看完,而後看著呂調陽就開始笑:“呵,哈,哈哈哈!”
“賤儒言論,不足為信。”譚綸給出了兵部的意見,這個李學一的言論,其實就是基於朝廷多一事則百姓多十事的基本論點進行展開,比如驛站驛卒,少一夫就少糧十石,這樣地方稅賦就能少三四分,這百姓不是得了實惠?
驛卒是一種勞役,同樣也是一種世襲罔替的軍戶,大明的驛站要養馬、要聚斂供應來往官吏吃喝,這李學一覺得驛站勞民傷財,不如裁撤減編部分。
這直接給譚綸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