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195章 刊報院(第3頁)
在大明宮建福門外的太僕寺車坊中等候。
等到百官退朝,便有宦官來下詔。
“召承務郎、太樂丞、校書郎薛白,東苑伴遊。”
“臣遵旨。”
一路趨往東苑,只見宮殿玉欄繞砌,金輝獸面,鳳池春草生綠,微風正好。李隆基正帶著一眾臣子在賞美景,氣氛正好。
那些官員以紫袍、紅袍為主,也有一些綠袍,薛白是唯一的青袍。
還未上前,已聽到了有人在吟詩。
‘翠葉濃丹苑,晴空卷碧虛,忝同文史地,願草登封書。”
“好!徐御史這詩好。”
“左相來一首吧。”
那老臣便獻醜了。”陳希烈也是張口就來,吟了一首頗好的詩,未了還感情充沛,“野老歌無事,朝臣飲歲芳。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此時薛白上前行禮,李隆基心情正好,招手讓他上前,卻不是讓他賦詩,而是指了指那正在抄錄詩詞的宦官,笑道:“新科狀元來了,且看看這盛唐氣象…….”
早朝結束之後,依例,官員們會在朝堂廊下會食,稱為“廊下食”,這日薛白卻是來不及在宮中用食,徑直出了大明宮,直奔刊報院。
“薛郎來了!”
“快開門。”
兩道院門被打開,薛白大步而入,只見兩排匠師們已報著雕版在嚴陣以待。
“有八首新詩要雕!黃九公你雕左相的詩。”
薛白徑直將一封紙箋遞給一名老匠師,目光看去,只見對方已經把“奉和聖制”四個字都雕好了,可謂是藝高人膽大。
“劉十四公,你雕崔顥的詩。”
“崔顥回了長安了?
“是,調為司勳員外郎,我消息太慢了,他是臨場作的詩,你快雕。”
“喏。”
八張紙條被分給十餘個匠師,薛白快步往裡走去,再穿過一道更隱秘的院門,只見裡面正熱火朝天……工匠們正在印邸報,且已經印好一半了。
“順利嗎?”
“不順利,雕版被墨汁泡發了,又不小心磕掉了許多筆劃.…..
“莫慌,我們已搶了非常多時間。”
薛白安撫著工匠,同時拿起一張邸報看了看。
因還不好雙面印,每份邸報他打算印正副兩面,而第一面已經印好了。
頭版說的是修《天寶大典》之事;下一個版面說的是秘書省東院書庫將開放給諸學子。
第三個版面說的是四月望日,聖人開早朝,名家賦詩頌讚大唐盛世。
名家們剛剛才寫的詩,墨跡還未乾。在這刊報院內,卻已將他們的剛寫的詩印了上千份了。
開頭一首就是韋述的《奉和聖制修大典應制》,“修文中禁啟,改字令名加。臺座徵人傑,書坊應國華。
之後便是王維的《奉和聖制登御苑與監修同望應制》,“佳氣含風景,頌聲溢歌詠。端拱能任賢,彌彰聖君聖。”
李泌與王維一道一佛,平時看起來淡泊,寫應制詩也是一個樣子,這次寫的是“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慈恩匝寰瀛,歌詠同君臣。”
蘇明源、蕭穎士、李華等人的詩也是早早便印在報紙上了…....這是他們好幾天前就竄通好的。
薛白則是讓王維幫忙寫了一首,他以前抄詩都是不告而取,這次卻是讓原詩人直接送了他一首。
如此,報紙的這一面都已經印完,只需再把那些今日才出的詩文印到副版就可以了,若能兩三日內刊印,兩三日內傳遍長安,方可一舉奠定他這“刊行邸報第一人”的地位與聲望。>
等到百官退朝,便有宦官來下詔。
“召承務郎、太樂丞、校書郎薛白,東苑伴遊。”
“臣遵旨。”
一路趨往東苑,只見宮殿玉欄繞砌,金輝獸面,鳳池春草生綠,微風正好。李隆基正帶著一眾臣子在賞美景,氣氛正好。
那些官員以紫袍、紅袍為主,也有一些綠袍,薛白是唯一的青袍。
還未上前,已聽到了有人在吟詩。
‘翠葉濃丹苑,晴空卷碧虛,忝同文史地,願草登封書。”
“好!徐御史這詩好。”
“左相來一首吧。”
那老臣便獻醜了。”陳希烈也是張口就來,吟了一首頗好的詩,未了還感情充沛,“野老歌無事,朝臣飲歲芳。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此時薛白上前行禮,李隆基心情正好,招手讓他上前,卻不是讓他賦詩,而是指了指那正在抄錄詩詞的宦官,笑道:“新科狀元來了,且看看這盛唐氣象…….”
早朝結束之後,依例,官員們會在朝堂廊下會食,稱為“廊下食”,這日薛白卻是來不及在宮中用食,徑直出了大明宮,直奔刊報院。
“薛郎來了!”
“快開門。”
兩道院門被打開,薛白大步而入,只見兩排匠師們已報著雕版在嚴陣以待。
“有八首新詩要雕!黃九公你雕左相的詩。”
薛白徑直將一封紙箋遞給一名老匠師,目光看去,只見對方已經把“奉和聖制”四個字都雕好了,可謂是藝高人膽大。
“劉十四公,你雕崔顥的詩。”
“崔顥回了長安了?
“是,調為司勳員外郎,我消息太慢了,他是臨場作的詩,你快雕。”
“喏。”
八張紙條被分給十餘個匠師,薛白快步往裡走去,再穿過一道更隱秘的院門,只見裡面正熱火朝天……工匠們正在印邸報,且已經印好一半了。
“順利嗎?”
“不順利,雕版被墨汁泡發了,又不小心磕掉了許多筆劃.…..
“莫慌,我們已搶了非常多時間。”
薛白安撫著工匠,同時拿起一張邸報看了看。
因還不好雙面印,每份邸報他打算印正副兩面,而第一面已經印好了。
頭版說的是修《天寶大典》之事;下一個版面說的是秘書省東院書庫將開放給諸學子。
第三個版面說的是四月望日,聖人開早朝,名家賦詩頌讚大唐盛世。
名家們剛剛才寫的詩,墨跡還未乾。在這刊報院內,卻已將他們的剛寫的詩印了上千份了。
開頭一首就是韋述的《奉和聖制修大典應制》,“修文中禁啟,改字令名加。臺座徵人傑,書坊應國華。
之後便是王維的《奉和聖制登御苑與監修同望應制》,“佳氣含風景,頌聲溢歌詠。端拱能任賢,彌彰聖君聖。”
李泌與王維一道一佛,平時看起來淡泊,寫應制詩也是一個樣子,這次寫的是“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慈恩匝寰瀛,歌詠同君臣。”
蘇明源、蕭穎士、李華等人的詩也是早早便印在報紙上了…....這是他們好幾天前就竄通好的。
薛白則是讓王維幫忙寫了一首,他以前抄詩都是不告而取,這次卻是讓原詩人直接送了他一首。
如此,報紙的這一面都已經印完,只需再把那些今日才出的詩文印到副版就可以了,若能兩三日內刊印,兩三日內傳遍長安,方可一舉奠定他這“刊行邸報第一人”的地位與聲望。
r>
這也就是他與楊銛說的“實則非常簡單”。
“薛郎,有一個麻煩。”
“怎麼了?”
“這八首詩裡,有一首七言律詩,與我們預先排好的版面不符。”
“拿掉吧,我換一首。”
“只怕……不行,是嗣歧王的詩,本該排在背面的第二版。”
薛白確實沒想到李珍會作一首七言,不由皺眉想了想,道:“先刻吧,我看看如何重新排過。”
“薛郎,或可以改改字的大小?”
“不可,大小不能變,讓人看出來。”
薛白對著邸報與雕版排列許久,始終沒有適合的辦法,因他用的不是活字印刷,而是一整首詩一塊雕版,此時再改已來不及了。
若不改字的大小,李珍那首七言只能換成更大的版面,那別的詩便排不下了。最後,薛白乾脆把那劉御史的詩拿掉。
可如此一來,最後卻又空出一小塊版面,放整首律詩不夠,不放又顯得空。
薛白思來想去,乾脆提筆寫了幾句話,遞到匠師手裡。
“刻這個,動作要快,我們天明時便開始印。”
“喏。”
“好了嗎?”
“好了。”
次日,幾塊雕版被拼在一起,蘸了墨的刷子將墨水刷上,覆上白紙.....
工匠們已開始有條不紊地印報了。
一張,兩張…..正副版被裝訂在一起,擺放在木箱當中,初時只有寥寥幾份,而到了日落時,第一口箱子已被裝滿。
第一個箱子被抬上馬車,先是送往宮城;緊接著,第二個箱子則是被送往豐味樓。
如此,第一批成量刊印的邸報已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