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你越想贏,越打不過(第3頁)
“正是這些重大的發明和發現,使種花家的農耕、紡織、冶金、手工製造技術長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學著作如《考工記》、《天工開物》等等.”
李野語速不快,但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
等他說完儒家思想的貢獻之後,又道:“另外剛才反方三辯借我的宣揚的論點是完全錯誤的,
儒家思想能夠在四處紮根,可不是什麼侵略,而正是因為它的先進,”
“無論是東瀛還是北面的半島,都曾經在很長的時間裡,持續不斷的向種花內地派出遣唐使,把種花家的先進思想、技術帶回家鄉,
儒家思想在很大的範圍內,顯著的提高了生產力,這是有多種文字記錄的歷史事實”
“而且這種文化輸出、技術輸出的行為,基本上都是無償的,種花家從來沒有因為這些技術外流,而收取任何費用,索取任何代價。”
“所以儒家思想不是侵略,而是吸引”
李野停頓幾秒,平靜至極的道:“其他的文明思想如何我們無法確定,但儒家思想是和平的,是充滿了善意的,是可以並且願意接納其他優秀文化思想的。”
“.”
李野發言完畢,坐下兩秒鐘之後,周圍的掌聲才響了起來,而且越響越熱烈,經久不息。
李野的發言平和淡泊,好似沒有什麼強烈的情緒張力,但是卻始終強調一點.你們這些傢伙都是自願信奉儒家思想的,而且還都得到了好處。
後面的自由辯論,港島中文大學的表現明顯更加激進,連續舉了好幾個因為種花帝國在歷史上消失的地域文明,希望證明儒家思想有著強烈的排他屬性。
但京大辯論隊卻換了一種風格,只是淡然的表示“這是時代的進步,它們的消亡是因為自身的缺陷,
如果它們足夠優秀、足夠先進,一定會跟儒家思想並存到今天.”
而京大表現的越平和,港大的進攻就越凌厲,你來我往精彩不斷。
但是作為局中人的兩隻辯論隊所不知道的是,周圍的人卻都感覺京大的王者氣象越來越盛,已經不可撼動。
港大的辯手的進取心越強,越是想贏,就越是無法撼動京大這種淡然綿泊,浩然如水的儒家風格。
這種事兒在種花家的歷史上太多了,你越是急躁,我就越是謙和,我都這麼謙和了,你咋還說我是壞人呢?你咋還說我不給你活路呢?
反倒是你不急不躁了,文雅風流的儒生才不得不放下書本,從乾淨整潔的書生長袍
“你忍著點啊!我的刀很快,一點都不疼,切了之後.你就是自己人了。”
儒家思想能夠輻射南北兩萬裡這麼大一塊地盤,怎麼可能只是一個彬彬君子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