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你越想贏,越打不過(第2頁)
那倒是怪好嘞!你們是要把所有的西方意識去掉,恢復正統的老祖宗文化嗎?
開玩笑,那怎麼能顯現出我們大種花帝國的寬厚和包容?
不過辯論開始之後,港島中文大學一方卻沒有喪氣投降,而是亮出了一個“太極陰陽圖”,提出了“此消彼長”的辯論思路跟京大積極對抗。
但不管怎麼說,儒家思想和其他文化思想共存的事實,沒有被質疑分毫。
但是等到港大三辯何秋生開始質辯小結的時候,風向卻突兀的歪了。
“縱觀歷史,任何一種成功的文化思想,都有著強烈的侵略性,西方的十字軍東征,前後高達八次之多,起因正是信仰思想的碰撞,
而在我們東方,此前有著輝煌的百家爭鳴,道、墨、法、農等等諸子百家各有擅長,最終卻獨尊儒術,
甚至在盛唐時期,儒家思想更是南下北上,把其餘的地域文化全部壓制、吞噬,最後消化掉了.”
“所以兩種思想如果同時並存,那麼並不是思想本身的和平友善,而是因為雙方力量對等所形成的相持,就像太極圖上的陰陽相持一樣.”
何秋生忽然看向了李野,道:“比如正方三辯這位年青一代的新秀作家,就在自己的《朔風飛揚》中詳細敘述了儒家思想的擴張和受挫”
“在《朔風飛揚》這部裡,詳細記述了東瀛因為白川江戰敗,導致儒家思想侵入東瀛,最終將東瀛徹底納入了儒家文化圈.”
但《朔風飛揚》中講述的怛羅斯之戰,卻是另一個結果,因為大唐怛羅斯之戰的失敗,儒家思想向西的擴張步伐被迫終止.”
李野:“.”
【還真特麼的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七寸刀鋒竟然到了被人當做突破口的地步了嗎?】
李野聽著何秋生的侃侃而談,還真是佩服他的機言巧辯。
你要說儒家思想差點兒把東亞這片兒其他的文化都給碾滅統一了,那肯定是對的。
你說思想跟力量有著直接的對應關係,也特麼很有道理。
但你非得強調儒家思想的侵略性.你怎麼能說這種話呢?
【你這是儒家威脅論嗎?還是中華威脅論?】
我們儒家思想最講究仁愛了,你不能只關注到那一點點的瑕疵,仁、義、禮、智、信你先來學習這些好不好?
八十年初,如果有人宣揚種花威脅論,那基本沒人相信,但港島人可能會相信,畢竟距離內地太近了,距離不列顛又太遠了。
“現在由正方三辯做質辯小結。”
李野站了起來,稍微躬身,對著周圍示意。
“首先,我必須強調一下儒家思想對世界文明以及科技的貢獻.”
“據《世界自然科學大事年表》記載,16世紀以前,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約有300項,其中175項是種花人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