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藏深意(第3頁)
若吳王能與我等同心齊力、扶保漢室,他日青史留名,必當流芳百世,為後人所景仰,此非一大盛事、幸事乎?兄長、子山兄,此中利害吳王可知否?”
諸葛亮這番話同樣暗藏深意,恰是委婉地告訴步騭、諸葛瑾以及孫權,是,你們東吳目前的軍力確實不凡,可以兩線作戰力抗漢魏兩國的進攻,但不要忘了,眼下季漢的實力與之前幾年一樣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漢軍是越打越強,所收復的郡縣、人口也是越來越多,漢室三興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場極有可能實現的偉業。若漢室真的再度中興,那個時候不知東吳當何以自處?
如果孫權沒有稱帝,東吳作為大漢的一個諸侯國,一同出力討賊,東吳君臣同樣是三興漢室的功臣。
而倘若孫權僭越稱帝,東吳君臣就是亂臣賊子,一旦漢室中興,東吳必不能存,孫權君臣亦要受到重責,留下千古罵名。
諸葛亮希望孫權能夠認清形勢,老老實實地做一個漢室忠臣,到季漢收復中原、還於舊都的時候,東吳也可作為一個異性諸侯國得到保留。
“孔明這番好意步某回去之後定會轉告我主,只是江東民意洶湧,我主素來以百姓之心為心,縱然有損兩國結盟之義,我主恐怕還是會以遵循民心為主。”步騭道。
諸葛亮道:“也罷,此事事關兩國盟好,過於重大,我等不必急於此時有個定論,待亮稟報天子與滿朝公卿商議之後再予二位答覆。”
“如此最好,我等就先行返回館驛,等貴國商議有個說法之後再來打擾。”說罷,步騭起身施了一禮。
諸葛瑾同樣站起來向自己弟弟微微拱了拱手,他雖為兄長,但此時乃為公事,諸葛亮的官比他大,自是應由他主動施禮。
諸葛亮連忙起身還禮道:“子山兄、兄長,慢走。”朝外面喊道:“偉度,替我送兩位吳使返回館驛。”
“諾。”胡濟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