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自敘(第3頁)
餘三十三歲時,聞王朝大亂,皆雲大兄剛愎自用,倒行逆施而致。餘遣人探察,回報曰西北大災,救災不力,饑民無數,有甚者易子而食,於是天下反賊四起,朝廷遣兵鎮之,卻不敵,遂成蔓延之勢,次年,其中有稱奉王者勢大,號稱數十萬之眾,於秋月破都城,明月朱氏亡矣,餘心甚痛。
王問餘曰:可要出兵?
餘曰:可。
王遂兵發西關。餘亦遣人去往關內尋朱氏後人。
西關未亂,崆峒守之。
又次年,聞奉王自亂陣腳,東關一戰敗於東胡人之手,東關險失守。
奉王軍中有名為東海龍王者,善謀略,都城破後遭奉王忌,遂黯然退隱於東海及江南一帶。
東關危急存亡之時,奉王逃竄,不知所蹤,留臨清苦守東關。此危急之時,道門、釋門、峨眉齊聚東關,並請東海龍王前來助守。
丁卯年,餘三十六歲,遣人探知朱氏子孫皆為不堪大用之輩,東海龍王得五大派之助,一統天下,立玉龍王朝,大勢已成。
王亦喟嘆其勢不可逆,遂退兵。
餘亦心灰意懶,回王帳後沉浸於武學之中。
癸酉年,王崩。新王立,未有南侵之意,此後天下太平二十二年。然餘始終不能悟極境之神妙,止於半步之間,是為大憾也。
及至乙未年,新王亦崩。適逢胡地大災,白毛災肆虐,繼王意南侵,餘聞之有細作在其中推波助瀾,於是遣人探之。所得之報,餘觀之甚異,有漢人圖謀不軌,餘深恨此為,探察所得幾人都被餘殺之。
然西關危急,餘遂棄王帳前往西關,呼延留幼時得我所救,及至成人,來王帳護衛,餘去西關,亦跟隨於我。此後之事在盒中有冊詳細記載。餘寫下囑他不可翻閱,看之於他無益。餘在西關所行之事,無不可言,觀後可交於淮水鍾離朱氏存之。
.
盧林是一字一句細細看完,感嘆不已,這短短一千餘字,是王妃的自敘,寫盡了王妃的大半生,那隻言片語談到的事情那可都是百年來的大事,明月一朝的覆滅、玉龍王朝的崛起、西胡王帳的更迭,哪一件事不是事關天下大勢,似乎這百年間的歷史就在這裡了。盧林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實在是太過於震撼了。
按照信中的年份來算,王妃是生於辛卯年冬月,至今那就是一百零一年了;王妃確實明月王朝的公主,和淮水鍾離朱氏是一大家。看信中所言,【明玉十八手】是王妃綜採【神霄十二式】和密教【九式大手印】而創,‘關山難越’、‘行路難’、‘生死不知’這三式,是王妃十八歲悟出的,還傳回給淮水鍾離朱氏。
盧林此時明白朱箴言‘關山難越’、‘行路難’、‘生死不知’這三式為何與他們不一樣了,當時朱烈說有先人研究出這三式,應該就是王妃了,也是八十八年前的事了,後來王妃和親到了西胡,根據密教【九式大手印】不僅完善了這三式,還悟出了‘思茫茫’‘浩氣長空’‘六合廣’這三式,於是就有了這【明玉十八手】,大姑姑搭救了王妃得以學到了。
王妃武學造詣極高,能夠綜採【神霄十二式】和密教【九式大手印】而創出【明玉十八手】可見一斑,而且王妃是十一歲學的【神霄十二式】十四歲就融會貫通,十八歲悟出‘關山難越’、‘行路難’、‘生死不知’這三式,盧林今年也是十八歲了,相比之下是自愧不如的。
自敘中,王妃是二十三歲完善了‘關山難越’、‘行路難’、‘生死不知’這三式,應該就和朱氏所得不同了,朱氏所得是王妃十八歲悟出的三式,‘思茫茫’‘浩氣長空’‘六合廣’這三式王妃悟出了,但當時沒有完善,不知王妃是什麼時候完善的。
王妃三十歲就感悟到了極境,但終其一生未入極境,止於半步之間,那就是和大姑姑、九叔如今相似了。盧林此前一直跟著三叔,後來知道三叔是在神龍溪谷入了極境,對於極境沒有太多感覺,看完王妃的自敘,王妃如此天資縱橫也未入極境,這極境看來真的很不簡單。
關於三十多年前的西關大戰之事,王妃信中說,在盒子之中另有記載存放,還有關於【明玉十八手】的記載也在盒子內。盧林平復了一下心情,沒有去打開盒子,可能還有更多的秘密,盧林不敢在此時再看,待此間事了再說。
信中王妃自敘與老西胡王只有夫妻之名,並無夫妻之實,王妃三十歲的時候王帳曾經發生了刺殺老西胡王之事,王妃出手救下了老西胡王,後來還管理了西湖人的機密探察之事,一直到王妃三十六歲。這期間明月王朝天災人禍並起,明月王朝岌岌可危,王妃也曾讓西胡出兵意助朱氏,但終究大勢已去。
明月王朝覆滅,玉龍王朝盛啟,王妃於是不管事了,等到乙未年又換了西胡王,就到了西關大戰之時,王妃雖然不管事但還是有人可差遣的,打聽到了不少事情,其中就有漢胡勾結之事,王妃不齒這等事情,於是就來了西關,呼延留跟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