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崆峒(第2頁)
盧林說道:“多謝秦師姐告訴我這些,我就是想多瞭解一些,若是能多些體悟也是不錯。”
秦儀說道:“盧師弟,你的身手可比他們那些功夫強的,看看是可以多些瞭解和借鑑,只是盧師弟呆的時日不長,看不得多少,若是呆個幾年必定收穫極豐。”
盧林聽得這話連忙說道:“秦師姐說笑了,我怎麼可呆幾年,最晚中秋前隨你們一同去神都。”
秦儀揶揄道:“盧師弟,這還沒到崆峒就想著回去了?要不神都之比後我讓姜師妹來崆峒就是了。”
盧林磕磕巴巴的說道:“這…這和…星冉無關,是我自己還有事情的。”
金良在一旁說道:“師妹就別打趣盧師弟了,能夠請盧師弟來崆峒鑄劍已經不容易了。”
古耀跟著說道:“盧師弟若是有機會也可來我峨眉做客。掃榻相迎。”
裴易說道:“掌門希望盧師弟和陸師姑回來臨清看看。我也只是幼年時見過陸師姑的。”
嶽軻冷不丁說道:“家師常常唸叨盧師弟,這次來了定要去我千鋒照見見的,說實話,崆峒沒有好匠房,盧師弟要鑄造還是去千鋒照更好一些。”
馬永清沒有開口,不知在想什麼。
秦儀笑道:“嶽師兄,你搶人搶得太過分了吧。”
金良說道:“這個還要問盧師弟了,崆峒的匠房和千鋒照相比確實差不少,跟鐵匠鋪子差不多。”
盧林說道:“崆峒和千鋒照相距多遠?”他如今熟悉改造爐子,倒不是很在意這些,但是風大師定是要去看望的。
金良說道:“此去我崆峒還需千餘里,路不好走,得十餘天才到得,要途經千鋒照,大約八天左右可到得千鋒照,崆峒和千鋒照之間來往要個兩三天。”
盧林聽得心中有些納悶,前年去龍城自己第一次獨自出門行得慢一些,後來就快多了,這從神都來蕭關也有一千餘里路程,一行人馬術都很好,估計就他最差了,也不過五天,這怎麼就要十餘天了,但是崆峒派的人常來常往,應該有原因的,問道:“金師兄,路怎麼不好走?”
金良說道:“都是高原,這等普通馬匹走不快的,上等戰馬可以快上一倍,盧師弟走一趟就知道了。如今是初夏時節,路況是最好的時候,若是冬天還要多傷幾天。”
嶽軻說道:“若是戰馬一天半就可以到了。盧師弟,我千鋒照還有幾匹戰馬,反正要路過。到時可以換匹馬去崆峒看看再來千鋒照敘敘。”
秦儀啐了一口,笑罵道:“嶽師兄,你這越說越離譜了啊,好像我崆峒就沒好戰馬給盧師弟騎了。”
盧林說道:“若是不太著急的話,我來回跑跑也可以的,你們的騎術都很精湛,我這看了想學學。”
秦儀說道:“盧師弟想學容易得很,崆峒有教騎術的,你到了崆峒可以每天跟著學就是。”
金良這時說道:“都別說這些了,師父他們都跑遠了。”
幾人這才抬頭看向前方,大掌派他們都甩開他們近百丈了,大掌派他們在前面似乎走得比前幾日要快了許多;幾人不知原由,連忙縱馬跟了上去。這一天除了中午吃飯歇息了半個時辰,其餘時間都是馬上,戌時過半趕到了涼川城才住下,歇息的時候,那些馬匹都“呼哧呼哧”的喘著粗氣,疲憊不堪,這樣趕路馬也吃不消的。
盧林感覺是跑了很遠的路,具體多遠不知道,吃過飯後找到金良問道:“金師兄,今天我們跑了多遠了?”
金良說道:“從蕭關到涼川城有三百餘里,這一段路還好走一些,平常往來都是要兩天的時間,過了涼川城渡河後就開始不好走了,那就是上高原了,這些馬可禁不住這樣跑的,不知道師父他們是怎麼安排的。”
盧林聽得有些咋舌,他之前往來龍城,去襄陽洛城,一般一天就一百多里,當初從江州趕回去,張清水送的駿馬可比這好多了,那天似乎也有三百餘里,但是是在夜裡子時才回來的,多跑了兩個時辰,路還比這好走多了,回來後馬也歇著了;今天這三百里跑下來,明天這馬還能夠騎麼?問道:“金師兄,大掌派他們急著回去是有事麼?”
金良說道:“盧師弟,你找到的那個山洞,師父他們發現了一些東西,要回去確認一下。”
盧林好奇道:“是不是大掌派明天準備換馬跑?”
金良想了想,說道:“著急回去肯定會換戰馬,再換這樣的馬趕路不合適,涼川城有戰馬的,師父他們應該明天會換戰馬趕路,今天就趕到這裡來了,這些馬要休息一兩天才回覆得過來。”
盧林問道:“這戰馬都是哪裡養的?”
金良說道:“涼川城的戰馬應該是隴西草原軍馬場的,西關的戰馬不會到這邊來,那邊都不夠用的。”
盧林不知道這些,接著問道:“西關的戰馬是在哪裡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