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碧犀(第2頁)
講完後,盧林又在匠房演示了一番,分別用大周天、奇經十二脈、八脈三脈的內力修為,用摺疊錘鍛之術錘鍛了一刻鐘,八脈三脈是風大師如今的修為,風大師看得認真;演示完了後,盧林對眾人帶來的鐵條都集中說了說,沒有一個一個去說,這哪裡來得及,只是按照大周天、奇經十二脈來挑出幾個講述了一番。
這一說就午時過半了,風大師帶著盧林和慕容小寶去吃飯了,嶽軻和上官布也來了,風大師問及姜星冉、蘇師兄他們,盧林說當年那賣馬給他的馬主請他們吃飯了。
嶽軻聽了後,說自從金良買走了母馬後,這關於野天馬之事就傳了開來,這一兩年,有不少人去找馬主打聽,去搜尋過,還有帶著母馬過來放養在那邊,期望也能夠媾和到野天馬,卻是至今沒有人再有機會了,馬主因此得了不少好處。
席間風大師問及腰帶劍、袖箭就比較細緻了,對於盧林能夠從兵部典籍中發掘出這些來,風大師不清楚是因為唐遼的緣故,只是談及千鋒照留存的典籍也提及過這些的,沒想到還能夠重現於世,更對盧林在兵部學兵法韜略之餘用了三個多月探究摺疊錘鍛極限極為讚賞,這等細心耐心很難得。
風大師說及自己若是摺疊鍛造可能彎曲不到八圈,嶽軻如今可以彎曲到七圈左右,若是突破奇經十二脈後可以超越風大師了,畢竟嶽軻還年輕,不到三十歲,如今又有【人器合一】之術,修煉到八脈四脈應該不會太難,也是能夠製作出扇子來的,只是威力不及盧林製作的。
吃過午飯,風大師帶著盧林和慕容小寶去了典藏室,找出了五冊典籍給了盧林,就去看嶽軻鑄造短戟去了,由得盧林和慕容小寶在這裡翻看,這會可沒有在崆峒時方婉還關照送來茶水,盧林和慕容小寶只能幹看。
看了差不多一個半時辰,這些典籍記載了千鋒照初成之時,也是得到過十絕老人的提點,定址是依照十絕老人說的來的,當初聶鋒主和閻方餘交給盧林的劍法,據典籍上記載也是十絕老人改進留下來的,當時還沒有千鋒照這個名字,叫西北鑄造,是隨明月皇朝大軍北征過來的。
其餘三家鑄造分別是八寶閣叫做東南鑄造、百鍊堂叫做東北鑄造、西南的就叫西南鑄造,西南鑄造後來也有了名字,叫做碧犀山城,只不過存世不到百年,就銷聲匿跡了,具體時間沒有記載,當時是其餘三家鑄造去造訪碧犀山城,才發現已經殘破一片,三家弟子打聽後也不知何時就這樣了,看跡象至少是有數月了,典籍中記載當時臨邛東南千里外有苗亂,益州大軍都去平亂去了。
典籍中提及八寶閣是隨朱興宗的大軍征伐東南陳氏後留在了冶城,據說八寶閣故址也是十絕老人定址的,盧林想著這【霜寒刀法】不知是不是這十絕老人留給八寶閣的,千鋒照的典籍中沒有記載這些,臨江坊的書樓藏書也沒有記載。
百鍊堂最早是隨韓劉勢力一派的毛將軍在青州、徐州兩大州一帶徵戰的,後來也是依照十絕老人的定址,在九華山建造瞭如今的百鍊堂;西南鑄造則是跟隨大軍征戰明氏後留在了西南臨邛,同樣也是依照十絕老人地址,在臨邛四明山中建立了碧犀山城。
碧犀山城存世不過百年,並沒有多少記載,當時四家約定的十年一次往來互通交流,那年輪到了碧犀山城做東,千鋒照、百鍊堂、八寶閣弟子約在益州州城匯合,然後一同去往碧犀山城的,誰知道去了後竟然是如此一番模樣。
當時江湖上已經有了五大派四大鑄之說了,雖說是沒有如今之盛況,但實力、勢力也都是非同小可,得知此事後都紛紛派人去探查過了,卻是一無所獲,明月皇朝那邊也讓刑部來人去查了,都沒有結果,益州州牧因為此事被撤職查辦了,此後江湖上就沒有碧犀山城了,只有五大派三大鑄之說了。
關於西南鑄造,碧犀山城的鑄造技藝也沒有什麼明確的記載,這品鑑之術是提及過了,當時八寶閣、千鋒照、百鍊堂三家,但凡是鑄造出了神兵利刃都會請碧犀山城的人來鑑定一番的,至於其餘的技藝情況就沒有說了,畢竟數百年過去了,明月皇城都沒了,換成了玉龍皇朝了,八寶閣都覆滅了。
兩人都看完了,慕容小寶說道:“盧林師弟,梅師叔將他積攢蒐集的材料都讓我們帶來交給你,還有一個木匣裝著書讓我給你的,這一路都是趕路,我也忘記和你說了,你可以去看看。”
盧林說道:“梅老闆說了是什麼書麼?”
慕容小寶說道:“梅師叔說是一些鑄造書籍吧,我也不懂鑄造,沒看。”
盧林說道:“這會離吃晚飯還有一個時辰,我們先去看看。”
兩人來到住處,慕容小寶打開幾個包裹,裡面都是礦材,有二十餘塊,盧林拿起仔細看了看,還都是未曾見過的,材質都很不錯,若是鑄造刀劍,可以鑄造出至少二十柄來,品質還都不會比【破曉】差多少了,這可是有銀子也買不到的好材料啊,心中欣喜,問道:“慕容師姐,你和蕭師姐用來鑄劍的礦材呢?”
慕容小寶從自己包裹裡拿出兩塊礦材來,遞給盧林說道:“這是梅師叔幫我們留的。”
盧林接過來看了看,說道:“這兩塊確實更好一些,鑄造出來的劍會比蘇師兄的更好一些。”
慕容小寶聞言眼睛一亮,說道:“盧林師弟不是哄我的吧。”
盧林說道:“不是,不是,這材質勝過了我給蘇師兄鑄劍所用的礦材,就是要等些日子到了神都後再說了。”
慕容小寶欣喜道:“沒事,我和小墨都等得。”
接著慕容小寶找出那個木匣子,一尺見方,盧林打開一看,裡面放著七冊書籍,頗有些年頭了,還有些殘破,說道:“我們先回去看看吧,把這裡收拾一下。”
把那些礦材裝回去後,兩人回到住處,盧林讓慕容小寶也跟著一起看看,其中有一本關於品鑑器刃的典籍,慕容小寶就先拿起來看,盧林隨便拿了一本看了起來。
不過半個時辰,慕容小寶看完了,只說和師父教的差不多,再看其它的,她也不懂鑄造,看不進去,說出去走走,盧林隨她自己,獨自接著看了起來,他可看得來勁了,其中有一冊記載著碧犀山城的淬火之法,可用清水融鹽來進行淬火,就如用海水一般,但比海水純淨,用鹽水淬火。
這鹽水淬火冷卻更快,可以增加器刃的硬度,表面也更光潔一些;有兩種用鹽來淬火方法,一種是在器刃淬火之前,先在煅燒通紅的器刃上快速均勻的撒上細鹽,再迅速放入清水中淬火,這種方法效果是最好,但是成本高,要求也高,要均勻撒上鹽,可不那麼簡單,手腳要快,得趁熱,盧林也需練一段時間才行,而且鹽巴可不便宜,這般撒鹽,若是定製的兵刃還好說,那些普通兵刃可不行,絕對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