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碧犀
晚飯席間風大師和閻方餘多是問及盧林他們此行的見聞,祁連山脈雖不如白山之廣袤,但也是橫跨東西一千五六百里,南北也有二三百里寬,同樣有險峻亙古不化的冰川雪山,卻是不產雪蓮花,夏日會有人到積雪冰川邊緣探察礦材,一般不會進入裡面,不化的冰天雪地就是偶有所發現,也無法開採。
風大師也談及了今年春天三大鑄在百鍊堂齊聚的事情,如今三家的鑄造技藝更是像盧林當初猜想的那樣,似乎就是源出一脈,愈發的更為緊密融洽了。
千鋒照在數百年傳承的鋒銳特性之中,分別加入了硬度和韌性兩種來提升鋒銳,神臂弓的箭矢如今就是硬度和鋒銳的結合,更具破甲的特性,刀槍劍戟等兵刃則是韌性和鋒銳結合更多,比以前更為耐用,不易捲刃或是折斷了;百鍊堂和臨江坊也都是同樣以前改進,分別保留了傳承的硬度、韌性,將三家鑄造技藝互相融合在一起了。
盧林想起流掌櫃出身西南鑄造之事,問了起來:“風大師,我看過記載,當初是有四大鑄造並起的,伊州流掌櫃和零陵陳堂首都是西南鑄造一脈的後人,只是西南鑄造的傳承斷了數百年了,只留下了一些典籍和品鑑之術,慕容姑娘就是流掌櫃的弟子,精通品鑑之術。”
風大師說道:“當年確實是四大鑄造之說,西南那邊數百年前不知何故斷了傳承,這些在千鋒照是有典籍記載提及的,斷絕傳承的原因不清楚,似乎就是毀滅得很突然,最初那會都還算不上什麼大鑄造,都是比較出名的大鐵匠鋪,分居四地聚攏了附近的鐵匠,後來才有五大派四大鑄之說。”
盧林問道:“風大師,這些典籍小子想去看看。”
風大師笑道:“阿林啊,你想看就看,千鋒照可沒有你不能看的,不過你得下午去看,上午和老夫說說這摺疊錘鍛、腰帶劍、袖箭之事,嗯,巳時來說吧,我一早讓人去喊那些大匠們都來聽聽。”
盧林聽了說道:“風大師,你安排就好,明日巳時我準時過來。”然後端起酒杯分別敬了風大師和閻方餘一杯酒。
吃過晚飯已經戌時過半了,嶽軻卻是熱心,帶著盧林他們住下後,拉著盧林和上官布,又商議起為上官布鑄造短戟之事,上官布頗有些驚喜,盧林聽了嶽軻和上官布兩人的商議這鑄造短戟,也是多了一些瞭解,確實嶽軻比他更懂這些兵刃的鑄造,說了差不多半個多時辰,然後嶽軻才回去,約定明日一早開始為上官布鑄造。
次日一早,吃過早飯,上官布帶著材料和嶽軻去鑄造短戟去了,盧林則帶著姜星冉、蘇師兄他們五人騎著坐騎去坊市轉了轉,去的是南邊坊市,先去的地方自然是當初買馬的那鋪子,在坊市最南端了。
當年的馬主見到盧林仔細認了一下,居然還認出來了,熱情的說道:“公子又來了啊。”說著話就連忙迎著六人進去坐了。
盧林說道:“當日多謝你賣馬給我了,你看,如今卻是比戰馬還合用。”
馬主看見那兩匹馬駒都已經成年了,上前撫摸了一番,【烏照】和【小紅】回到這裡似乎還有些印象,並不排斥,馬主頗有些感慨道:“公子是伯樂,那兩匹馬留在我這裡也只是普通餵養,得遇你才有用,我也是養不起,後來公子買馬尋馬之事傳了出去後,還有人不時來我這裡打聽平日是在何處放養的,出手都很闊綽。”
盧林看了看這鋪子,確實比前年來的時候光鮮亮堂多了,說道:“我可不是什麼伯樂,當時就是看著順眼就買下來了,沒想到還這兩匹馬真的很不錯,我也就是運氣好而已。”
馬主邀請盧林在他這裡吃飯,盧林答應了風大師,倒是姜星冉因為【烏照】的原因答應了,還問了馬主以前放養【烏照】和【小紅】的所在,說要騎著去轉轉,盧林留下【小紅】,騎著另一匹馬回去。
慕容小寶知曉盧林要去翻閱典籍之事,她也說跟著盧林一起回去看看她這一脈的事情;盧林便和慕容小寶一起回去,由得姜星冉、蘇師兄、蘇師姐、蕭墨在坊市轉轉。
盧林和慕容小寶到得風大師的匠房,發現竟然來了有三十多人,每個人手裡都拿著鐵條,風大師說都是黃雲峰來信後開始錘鍛的,讓盧林先和他們說說這摺疊錘鍛之術,再看看這些人錘鍛得如何。
盧林也不是第一次在千鋒照開講了,大多數人也算是認識,也沒有去客套什麼,先是說了自己發現這錘鍛之術是因為袖箭之事,就簡單提了一下,並沒有去提及唐遼,不想牽扯太多;然後就想起臨江坊有腰帶劍之說,在兵部藏書樓查閱到了關於腰帶劍的書籍,其中有摺疊錘鍛之術,可以軟化百鍊鋼,於是開始嘗試摺疊錘鍛。
關於摺疊錘鍛的過程,盧林也略微講了講,最初是依照普通匠工錘鍛水平來錘鍛劍胚,錘鍛了半個月就差不多軟化了,可以纏於腰間,然後繼續嘗試這錘鍛之法的極限所,在接著錘鍛了四天後,劍胚就斷裂了,這是普通匠工的極限了,也可以鑄造出腰帶劍來。
隨後盧林分別用大周天和奇經十二脈開始摺疊錘鍛,用大周天內力錘鍛了十七天,可纏繞三圈半,有些過於柔軟了,後來工部將作監有些造船構件需要鑄造,恰好是需要軟化,也就用上了;也鑄造一些腰帶劍給師兄師姐用,同時用奇經十二脈內力試過了摺疊錘鍛的極限,感覺用上八脈修為摺疊錘鍛還能夠更進一步。
於是最後開始用八脈修為來摺疊錘鍛,錘鍛到極致後,可以彎曲八圈;若是將鐵胚錘鍛到極薄,便可以屈之如曲,復直如弦,置於匣中,縱之復直;這樣可以將鐵片彎曲起來,塞到機括中,按壓後袖箭就可以彈射出來了。
盧林此時說起這些不過是用了一刻鐘左右,其實從開始摺疊錘鍛,然後到第一枝袖箭製作出來,盧林可是用了三個半月的時間,雖說每日兵部聽學要花費不少時間,就平常來這樣研究也要兩個月的時間。
普通匠工可以鑄造腰帶劍出來,臨江坊自然是鑄造得早一些,如今已在各地有賣了,風大師說是供不應求,那些跟著盧林一起在兵部學的人大多都去信自家在林戴裡的鋪子求購了,千鋒照和百鍊堂慢了一兩個月,也開始鑄造出來了,各地鋪子買賣出去還要半個月左右,現在在考慮袖箭之事了。
關於摺疊錘鍛,盧林親自嘗試各種極限,大周天的修為可以摺疊錘鍛到彎曲三圈半到四圈左右,不夠用來製作袖箭,應該至少要奇經十二脈的修為摺疊錘鍛方可;用奇經十二脈修為來摺疊錘鍛,至少應該可以彎曲五圈半到六圈半,這樣製作出來的袖箭,彈射可在兩三丈內有殺傷的威力;八脈修為摺疊錘鍛可以至少彎曲七圈半,往上可能就是八圈半的樣子,再往後盧林也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