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斥候(第2頁)
此戰全殲了西胡近兩千人,傷亡不過百人,是一場難得的大勝,西關大戰一年,這樣的大勝總共都沒有三場,六掌派說起來感慨得很,講述起了兵法的用兵要點: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那是正面戰場交鋒,此戰兵力雖沒有敵人兩倍,但是事態形勢不同,這不是正面作戰,是追擊潰逃的西胡人,以有備殺無備,並沒有硬拼硬衝,那樣也是能勝,但己方的損失也會不小。
近兩千人馬背水一戰,真不好說會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夠全部擊殺;六掌派安排前面衝殺一陣,逼迫西胡人往後撤退逃亡,留給西胡人一絲可以逃出去的希望,然後等著西胡人進入伏擊圈,趁天黑射殺了一陣,憑藉陣勢堅守堵住西胡人再逃;這邊追殺過來,也沒有一鼓作氣去追殺,佈陣慢慢合圍,繼續留給胡人似乎還有一絲突圍的希望,就這樣慢慢消磨掉西湖人的人馬,最後等到胡人筋疲力盡再兩邊一舉出擊。
六掌派說這群西胡人若是不這麼貪心,不會全部被殲滅的,劫了沒被發現就算了,被發現了還捨不得扔下物質逃跑,最後的結局就註定了,分析說這或許這是群常年在邊境劫掠的胡人軍士,習慣瞭如此劫掠的行為,那就只能是這個結局了。
連夜收拾場地挖坑埋了屍體後,大家都在慶賀這場大勝,但是到了第二日,眾人都沒有一絲大勝的心情了,上午往前一路走去,把西湖人劫掠的物質收好,再沿路去看那些被劫掠的村莊,真是慘不忍睹,十餘個村莊遭劫,稍有反抗的都被殺了,大多數村子死了近一半人,有兩個村子可謂是十室九空了;六掌派只將那些物質分發到各村各人,然後也是有些悲慼的帶著人馬回去了,這是六掌派第一次見到平民在戰爭中的悲慘遭遇。
.
中午吃飯的時候,不懂斥候之事的人,都紛紛問起了金良、方婉、曹石、魚小容他們這些在邊關歷練過的人;斥候小隊五人是最少的隊伍,一個隊長,什麼都要懂一些;一個傳訊的,輕身功夫要好,靈活敏捷,各種傳訊聯絡之法都要知曉;一個探路的,熟知各種地形地貌,並根據觀察環境所得判斷行進探察線路,尋找水源、食物等;還有兩個就是能打能抗的,至少要有一人精於弓箭、暗器之類的,還需要一人懂一些醫術。
不懂的聽了後也都瞭解了,然後就各自商量了起來,盧林這邊人就多一些了,姜星冉去和韓少柳、崔道之他們說了一聲,她和盧林在一起,道門那邊也剛好有五人,都說可以;且不說盧林和姜星冉兩人的關係,就是這刀劍合璧聯手可敵四五個差不多的高手,這就比一般的隊伍強了。
這邊還有自家蘇師兄、狐師兄、晗師姐、驛師兄、丹師姐、雅師姐、蘇師姐他們七人,然後就是鄭田川、方公子、鐵鋒、溫陽、江飛鴻、柳靜雲、孫鏢頭、宋鏢頭等人。
蘇師兄和狐師兄、晗師姐、驛師兄、丹師姐五人組了一隊,蘇師兄和晗師姐、驛師兄和丹師姐都是練過【君子劍】和【素女劍】雙劍合璧的,再補上狐師兄用刀;鄭田川和方公子、鐵鋒三人,邀了雅師姐一起組隊,鄭田川對於雅師姐的水上功夫是佩服得很,還一個就是昭通白氏白文柳,也不知道鄭田川如何把這人邀來的。
溫陽和江飛鴻、柳靜雲、孫鏢頭、宋鏢頭五人是春夏一同走過鏢的,相互之間都熟悉,開始蘇師兄是想邀江飛鴻的,但想著都是用劍的,最後還是狐師兄了。就剩蘇師姐了,蘇師姐渾不在意的說和盧林、姜星冉一起,他們三人正好,也不去邀請其他人了。
另外那邊曹石和莊賢、樊元義、南宮虎拉上白雲意已經五人了;魚小容則是被焦安俊邀去了,天策軍這邊四人加上魚小容正好;古耀這邊三人,還叫上了司徒白、司徒青組了一隊;玄安他們四人加上崔道之也是五人;金良他們四人加上馬永清五人;馬永明和蕭長風、蕭智華、崔道之和漕幫姚廣;剩下的十人都是洛城之比的,也都各自組好了隊伍。
玄安、金良、古耀他們以為盧林會組個八人小隊,沒想到竟然就是盧林、姜星冉和蘇師姐三人組了一隊,頗有些驚訝,盧林沒有提及自己突破六脈之事,只是說他和姜星冉配合默契,若是梁世在此,就能夠明白兩人刀劍合璧的威力的,玄安、金良、古耀他們則是看見過兩人合練,沒有切磋交手過。
眾人都組好了隊伍,便各自回房去了;上午六掌派講了最後一場戰事,盧林和蘇師兄他們一起聽了蘇師姐的分說,再寫完心得體會後就去藏書樓看書去了,這組隊後如何安排的,誰也不清楚,盧林也不知道下午還有沒有時間來藏書樓看書了,晚上要製作扇子,也就最後兩本書沒看了。
下午盧林翻看就快起來了,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就差不多酉時了,沒有什麼發現,只是提及五大派在隨朱興宗征戰之前,都曾有高人指點過他們,所以五大派這才從眾多門派中脫穎而出,在這之前,所謂五大派和蓬萊派、普陀派、羅浮派、衡山派、霍山派、丹霞派……沒有太大區別。
盧林之前在朱氏族譜看見過五大派三大鑄的前身一些記載,只是寥寥數語而已,說的是五大派隨朱興宗征戰四方有功,然後才有了日後這五大派,並沒有提及其它的事情;這兩本書寫的多一些,並說及五大派得高人指點,這高人是誰,並不清楚,只是提及說五大派的武功也得到高人傳授,具體情況不清楚,只是這麼記載了幾句。
這些記載盧林也都默記了下來,明日若是還可以來看,再仔細看看,隨後盧林就去藏書樓門口了,昨日看那何普勝的器刃養護之法,有數十頁,他看了能夠明白,但肯定不能轉述記下,太多了,就謄錄了一份,準備完整的寄送給大掌櫃看看。
盧林和守衛說了一下要取謄錄的紙箋內容,守衛核實了一下後,找了出來給盧林了,這幾個月來盧林還是第一次在藏書樓謄錄東西。帶著謄錄的紙箋,盧林直接去找蘇師姐抄錄一份潤色後的感悟就回將作監匠房去了。
寫下將鑄刀改變之事和這謄錄的器刃養護之法,還有那枝袖箭以及袖箭製作指法,連同蘇師兄他們的要求,都寫了下來,讓黃雲峰去幫忙製作,盧林重新看了一遍後,沒有什麼問題,就去找管事監幫忙寄送回臨江坊去了,自己忘記把刀給兵部之事也在信中老老實實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