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98/198282/124739598.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yueru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江湖十三之風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論商,舞昺十三么,月如中文
舞昺十三么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論商

 待得菜餚上齊了,十二個菜一個湯,菜餚都極為精緻,在一步閣吃過飯,還擺了定親筵席,盧林都未曾見過這些菜餚。姜星冉和李兄忙著倒酒,先吃了會酒菜閒談了一會,盧林主要是嚐了嚐這湯,確實比他燉得要好不少,比蘇師姐的手藝也不差了。

 李老爺子和李皇極都是長輩了,細嚼慢嚥的吃著,偶爾說上一兩句,約莫過了兩刻鐘左右,李兄停箸說道:“盧大匠,我聽星冉說你打算開錢莊?”

 盧林愣了一下,姜星冉卻是在桌子下輕輕踢了一下他的腳,然後又放下左手來握了握盧林的右手,示意盧林說就是。盧林省起當初在棋盤山之時姜星冉和他說過晉商源頭的在陽邑之事,還說是李兄告訴她的,轉述給自己聽的。

 想到這些,盧林於是開口說道:“李兄,是有這事,說來這不是我的主意,是我們少掌櫃的想法。當初他去了一趟洛城,回來後就惦記著這事,本來是想去年年底開的,但是後來瞭解多了一些就愈發覺得不能輕易開了,欠缺的太多了,暫且擱置下來了。”

 李兄問道:“哦,不知道盧大匠覺得欠缺些什麼?”

 盧林老實說道:“以前不懂這些,想得過於簡單了,以為銀子多賺一些就可以在廬陵郡開個小錢莊了,這兩年走鏢做買賣攢了些銀子,也和廬陵城、林戴裡的大小鋪子老闆籌集過一些,本錢是夠了,但是其它的都欠缺,開錢莊需要的掌櫃夥計就遠遠不夠,遑論其它。”

 李兄說道:“這等人才是難得,不過這些日子我看過了【直指數算統宗】,準備刻印出來就是想著多一些這樣的人才出來。”

 盧林說道:“我們臨江學堂都有教數算的夫子先生的,已經有一兩年了,但是這學出來不是那麼容易的,至少還得兩三年的,以後可以幫得上忙來,現在是沒辦法的。”

 李兄問道:“哦,臨江學堂還有這樣是夫子先生?”

 盧林說道:“有一個的,是林戴裡初建時戴老闆請來的範先生,以前也是工部的大匠來著,受了牽連一直外放有三十年,後來告老還鄉了,來了臨江坊後和黃雲峰師弟投緣,就留在了臨江坊,數算是很厲害的,就請範先生去抽空去臨江學堂授授課,還有就是林老闆和戴老闆的女兒,曉梅嫂子和水芸嫂子也都學過數算的,會去講些簡單基本的。”

 李老爺子嘆息了一聲,問道:“盧林,是以前工部範大匠麼?”

 盧林一愣,問道:“伯父你認識範先生?”

 李老爺子說道:“算是認識吧。盧林,你說說他如今如何了?”

 盧林說道:“範先生就一個人了,老妻前幾年去世了,是個大才,當初文英狀元去鄉試前得知範先生後去請教了三天,離別時行的是師徒之禮,鄉試回來後又跟著範先生在臨江坊學了一個月;最初水芸嫂子還說他是將作監少匠來著,文英狀元不信,後來才知道三十年前範先生就是工部大匠了。

 這幾年範先生和黃雲峰師弟在機關坊那邊很不錯,雲峰跟著範先生學了很多,最早林戴裡的規劃平整都是範先生督辦的,然後閣皂山葛大師也來了,他們兩位前輩一起堪輿後才有如今的臨江坊和林戴裡。”

 李老爺子感嘆道:“是啊,當年範先生就是了不得的大匠啊,可惜了。”神色言語之間盡是惋惜之意。

 李皇極聽後這才知曉當初在天獄山山頂所見沒錯,確實是有高人指點,原來是範先生和閣皂山葛大師。之前說起王文英之事,李皇極也是很清楚的,當初她去臨江坊後回神都,因為轉桌之事過問了一下,是個女舉子,竟然帶著桌子在三元樓擺下筵席弄了這麼一出,覺得有些不凡,再後來聽得中了狀元,看好這女子,也留心過,只是之後去了龍城的情況卻不清楚了,今日一聽,暗歎自己還是有些大意疏忽了。想起王文英去龍城之前來答謝姜星冉,她也見了,知道姜星冉幫王長史平調到翰林院之事,如今想想這倒是一樁無心之善緣了。

 李兄問道:“盧大匠,最近神都人人追捧的百寶箱是機關坊製作出來的,可是範先生所為?”

 盧林說道:“這是黃雲峰師弟研製出來的,他喜歡鼓搗機關術之類的,當初只是看見水芸嫂子和曉梅嫂子都有妝奩,就想著給她妹妹做個這樣的物件,於是就有了這百寶箱;後來文英狀元、秦師姐她們見到了,說比妝奩還好,就想著做這買賣看看,去請教過範先生,範先生出過一些主意,這些價格是範先生制定的,範先生不管具體制作,只做了些安排,具體制作以及傳授技藝這些都是黃雲峰師弟在做,買賣這些就都是少掌櫃的事了。”

 李兄接著問道:“盧大匠,之前臨江坊賣出轉桌也是範先生定價的麼?”

 盧林說道:“那會範先生還在林戴裡忙於修路,不知道這事,是後來知道的,轉桌是文英狀元和水芸嫂子她們定的價,範先生是見到這桌子後,知曉黃雲峰師弟研究機關術,起了興趣,就此留了下來。”

 李兄感嘆道:“臨江坊確實不錯啊,女狀元定價很合商賈之道,相比範先生,她年紀輕輕就有這般見識更難得。”

 盧林問道:“李兄,這定價有什麼講究?”

 李兄說道:“就因為價格很合理,才能夠賣得這麼好啊,轉桌你們製作出來之時的價格相比後面貴了一些,那是應該的,到如今已經三年多了,價格下來了一些也是正常,如今可是各個州縣的人家都用上了,遠在西關、東關、南疆……這些地方也都有了;能夠想到製作出轉桌著實是很不簡單,雖然是被各鑄造鐵匠鋪學了去,但是惠及百姓了,已經算是個不小的行當了,說起來,臨江坊的轉桌聲譽和品質還是很不錯的,應該是賣得最多的。

 百寶箱也是如此,你們做得更好了,只有臨江坊能夠製作,別家也仿製不來的,這可是獨家買賣了,而且你們定價合適,才會被追捧,沒有因為是獨家技藝買賣就獅子大張口,坐地起價,這經營之道你們是做得很不錯的,買賣看似雖小,如今已是勢不可擋了,這勢頭是遠超轉桌了,還更有前途,很有遠見啊。”

 盧林聽得一愣一愣的,這些他哪裡知道,只是聽了李兄這番話,隱隱有些明悟,說道:“李兄,我是不懂這些的,你這說的似乎很有道理。”

 李兄笑道:“盧大匠,你比常人不及之處不是這些,等你去兵部學兵法韜略後可以去戶部、工部、禮部、刑部、吏部多瞭解一下,道理是一樣的。任何物品都有它的價格,過高了,或者過低了都不是什麼好事,容易出現大問題。”

 盧林虛心說道:“請李兄明以教我。”

 李兄看了眼李老爺子和李皇極,見兩位長輩也聽著,繼續說道:“就說這轉桌和百寶箱,如果當初桌子賣到三四十兩銀子一張,能夠賣出多少?”

 盧林想了想,說道:“這恐怕沒多少人家可以用得起的,平常十口之家一年用度不過百八十兩銀子,這價格就不會有什麼人家考慮了。”

 李兄說道:“這就是了,如今轉桌這幾年賣出了應該有個百萬張左右,臨江坊估計還不到兩成吧。”

 盧林點了點頭說道:“差不多就這個樣子吧,千鋒照和百鍊堂的製作量也就臨江坊一半多的樣子,三大鑄加起來約莫佔了一半,這技藝費點心思很容易學到的,其它的都是各地鑄造和大鐵鋪做了。”當初黃雲峰那邊製作桌子,在半年後達到每月六千張左右就沒有增加了,一直保持這個製作量,三年來製作出來差不多就是二十萬張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