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秦過往的悲劇(第3頁)
沒有白起,秦軍士氣低落攻擊不利,連換兩人統兵也毫無進展。
到了魏、楚兩國的援軍趕至, 更是將秦軍包圍。
但范雎卻從中看出是產出白起的最佳時機。
派出鄭安平和王稽分別擔任統兵大將與管理輜重。
打算扭轉戰局的同時,將手伸進軍中。
但兩人的才能不足以扭轉局面,甚至還讓兩萬大軍被俘虜。
老秦人自然要拿這個來說事。
可是昭襄王卻並不理會。
並且還在范雎的鼓動下將白起流放。
自此大秦歷史上最大的一場風暴,或者說是悲劇就此爆發。
武人集團與昭襄王,或者準確一些說是與范雎發生公開對抗。
不過最終白起還是沒能捱得過范雎。
到底是被昭襄王給賜死。
而白起一死,作戰的大軍士氣低落到頂點,被三國聯軍打得兵敗如山倒。
對於兵敗,昭襄王認為是老秦人背叛了他,故意造成這樣的局面。
出奇的憤怒之下,罷免了國尉司馬梗,殺死了為白起鳴冤的司馬靳。
將郿縣孟、西、白以及夏陽司馬氏的族中子弟、親信全部趕出了軍中。
而原本無意王位的公子弘,這次終於坐不住了。
老丈人先死,那些與他曾經一起浴血奮戰的將領又被趕出軍中。
這在公子弘看來,實在有些做得太過。
他沒法指責祖父昭襄王,只能也該把怒火發到相國范雎與關東士卿身上。
不過公子弘性子敦厚,同樣也是個武人,根本鬥不過人家。
並且不但沒鬥過,還把白氏與司馬氏也給牽連進來。
使得這兩家再一次遭受到血洗。
被欺負到家的老秦人,終於忍不住怒火與怨氣。
如果昭襄王不給個說法,那就藍田大營幾十萬的將士自己去討說法。
最終的結局是范雎先被罷免,隨後因舉薦的王稽投降受到連坐被處死。
並且驅逐了一些關東的士卿。
但同時也流放了公子弘,禁錮了白家與司馬家。
可以說將、相、王三方沒一個落著好。
其中老秦人與王室也徹底有了嫌隙。
這樣的博弈,或許在王昂看來已經是了不得或是極為駭人。
可在知道歷朝歷代一些歷史的黃品看來,這樣博弈並不新鮮。
哪個朝代沒有鬥爭。
皇帝與大臣相爭,派系之間相爭,文人與武人相爭,宦官與朝臣相爭。
但凡涉及到權力與利益就沒有不爭的。
並且使用的爭鬥手段在本質上就從來沒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