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323章 血勇尚在(第3頁)
儒生們為了迎合帝王,為了讓統治者的地位更加穩固,孔子“激進”的一面,有血氣的、有血性的,有狼性的,統統被有意無意的“修改”或者直接“抹除”了。
這也導致秦朝時的氣吞山河,漢朝的雖遠必誅,漸漸就這麼“沒了”。
最為顯著的轉折點就是宋朝,宋朝的窩囊勁兒都不用提了,唐僧見了都得直呼內行甘拜下風,就看宋朝吧,帝王被擄、割地求和、朝廷賠錢、公主陪睡,只有想不到,沒有宋朝做不到。
看秦朝時,異族退避三舍。
再看宋朝,兩個極端。
直到明朝的時候,一句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民族血性回來了三分,奈何只是曇花一現。
不過宋朝只是窩囊,只是丟人,要說真正的行家,那還得是清朝,在清朝面前,宋朝就是個弟弟,弟中弟。
清朝非但打壓“血性”,還培養“奴性”。
設想一下,如果宋朝、明朝、清朝的軍伍,全部替換成了秦朝的人,哪怕不是秦朝的軍伍甲士,只是尋常的百姓,異族侵略,呵,只要是冷兵器時代,不敢說吊打全世界吧,至少成為東半球球長沒有任何難度。
如今大康朝也是儒家當道,儒學正統,就說坊間百姓們,尤其是相比起各道來消息比較靈通,見識比較廣的京城百姓,是有血勇的。
他們知道瀛賊在東海三道的所作所為,如果朝廷允許,他們甚至可以下場去宰了瀛賊。
大康朝的百姓,其血勇雖不及秦、漢,卻遠超宋、清。
一時之間,百姓群情激奮。
利用這一次比試,齊燁不但挑起了君臣們的好奇心,也挑起了百姓鮮少流露出的血性。
如今,齊燁要瀛賊死。
百姓,也要瀛賊死。
那麼瀛賊,如何能不死!
齊燁,要利用今日讓朝堂上的君臣們知道,最應考慮的不是現在適不適合與瀛島開戰,而是未來如果開戰了,全國上下到底有沒有血勇敢和瀛賊打上一場滅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