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絲冰淇淋 作品

第217章 我為你們感到悲哀(第2頁)

 隨著鍾躍民的話語輕輕一轉,教室內的氣氛彷彿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風雨飄搖卻又充滿希望的年代。他站在講臺上,目光中閃爍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對科學的熱愛,緩緩講述著中國科學史上那些不朽的名字與事蹟。

 “當我們談及中國科學史,不得不提的一位先驅便是徐光啟。”

 鍾躍民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1607年,徐光啟與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攜手,共同翻譯了《幾何原本》這部曠世巨著。這不僅僅是一部數學書籍的引入,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碰撞的火花。他們首次擬定了‘幾何’這一科學名稱,並創造了一系列諸如‘點’、‘線’、‘平面’等全新詞彙,為中國乃至東亞的數學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顯然很多學生應該沒有聽說過這件事情,一時間學生們聽得入了神,鍾躍民繼續說道.“這一創舉,不僅標誌著中國數學開始與國際接軌,更重要的是,它激發了無數中國學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為中國近現代科學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話鋒一轉,鍾躍民又談到了晚清時期.“到了晚清,隨著國門被迫打開,中國開始更加積極地吸收西方科學知識。《微積溯源》的翻譯出版,是這一時期的重要里程碑。華衡芳、李善蘭、徐壽等科學家,他們不僅翻譯了這部微積分學的經典之作,更在翻譯過程中釐清了物理學和微積分數學中的諸多概念。這些努力,為中國近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說到這裡,鍾躍民停頓了一下,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慨.“這些先輩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為中國科學的發展鋪設了一條艱難而光明的道路。他們不僅引入了西方的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將這些知識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創造出屬於中國自己的科學體系。”

 “而除了自然科學之外,”鍾躍民繼續說道,“在洋務運動時期,中國還開始了對法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領域的探索。這些領域的詞彙,也逐漸有了比較準確的中文翻譯。這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中國正在逐步融入世界,正在用開放的心態去迎接科學與文明的進步。”

 這時一個學生舉起了手,鍾躍民看到後微笑著問道.“這位舉手的同學,你有什麼問題嗎?”

 舉手的同學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鍾老師,據我所知,許多詞彙好像是根據日文翻譯過來的吧,我覺得承認事實不一定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們不能用狹隘的民族觀去否定吧?”

 鍾躍民皺了一下眉頭,心想自己講的應該是沒問題的呀!他疑惑地看著那位學生,問道.“這位同學,請舉例說明一下。”

 那名學生自信滿滿地說道.“比如‘物理’這個詞彙,我記得這個詞好像是出自日本。”

 鍾躍民笑了笑,不答反問.“這位同學,請問你是什麼專業的?”

 那位學生驕傲地回道:“我是學歷史的。”

 鍾躍民看向所有的學生,問道.“還有沒有歷史系的同學,或者其他系的為這位同學解一下疑惑?”

 等了一會兒,並沒有人說話,所有的同學都大眼瞪小眼的看著鍾躍民。

 鍾躍民嘆了一口氣,說道.“其它系和專業的同學我就不說了,歷史系的同學們,我要批評你們一句。說實話,我為你們感到很悲哀。不知道是你們自己沒學好,還是你們老師沒教好?”

 說到這裡,鍾躍民停頓了一下。心裡想著自己的毛病又犯了,自己畢竟不是教歷史的。再說下去又要得罪人了。

 然而,鍾躍民不知道的是,他已經得罪人了。而且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他剛才說的話讓那些歷史系的學生們感到十分尷尬和不滿。

 他們覺得鍾躍民在嘲笑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不夠高,並對他產生了反感。此外,在場的其他系的學生也對鍾躍民的態度表示驚訝和困惑,認為他過於傲慢和自以為是。

 “同學們,我剛才的話可能有些重了,我在這裡向歷史系的同學道歉。我並不是要否定你們的學習成果,也不是要質疑你們老師的教學能力。我只是希望,作為歷史系的學生,你們能對這個領域有更深入的瞭解和更廣泛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