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 作品

第234章、泰昌朝的第一例“謀反”(第3頁)

他看了看各路軍的參將和遊擊、把總們,稍微停頓之後就說道:“說穿了,讓地方都知道,京營已成。只要陛下有令,京營就能出現在需要的地方。聞令能戰,令行禁止,這一路就是到地方亮個相。都聽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

他們聽明白了,其實就是去地方嚇人。

但是不是真的會動手,是不是全無立功機會,那誰說得準?

反正聞令能戰,這是必須的。

目前首先能確定的,就是陛下為此專備了內帑,行軍一應所需不是一筆小數目。回來之後,該有的犒賞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連續兩年京營較技之後的豐厚犒賞已經讓他們心裡有了期待:陛下是說到做到的陛下。

“回去點兵,再跟將士們說清楚!十月初一,陛下親臨城南檢閱,禮畢開拔!”

京城裡最先開始情緒緊張,這個時候皇帝對於部分士紳是在謀反的定性還沒傳出去。

王之楨才到江西不久。

在江西,如果荊王沒有遷至湖廣,那麼本該有四藩。

但寧王宸濠之亂後楚藩,如今的江西只有位於建昌府的益王與位於饒州府的淮王。

如今益王朱翊鈏剛剛薨逝,賜諡為宣。益王府還在服喪,益王世子朱常氵遷在王之楨面前戰戰兢兢。

“楚藩的事既然已經傳到這裡來,那麼陛下讓我親自跑一趟的意思,世子也聽明白了。”王之楨看著已經四十三的益王世子再次強調了一句,“楚王血脈真偽是一回事,諸藩與國一體是另一回事。如今為了厲行優免,益王府上下莫要受地方挑撥,再惹出楚藩那樣的禍亂來。”

“不敢,不敢……”

“便請儘快選好心腹使臣進京吧。陛下本就有心幫諸藩都找到出路,此前選了蜀藩、楚藩、潞藩三家,便是先試試。世子在江西,自然也聽聞過昌明號了。這次群臣動議改革宗祿,陛下終歸是要想辦法讓諸藩都放心的。”

“自然,自然……”

益王世子一點不聽話都不敢顯露,誰知道錦衣衛指揮使還帶了多少人來?

他還要等到服喪之後安安穩穩地襲封益王之位呢。

此刻,江西的另一位藩王朱翊鉅才剛滿十八歲。

王之楨先到的是江西,這裡雖然有過作亂的寧王,但也因此最好安撫住,或者說命令住。

從饒州到了建昌,把江西的兩家藩王走完,他就要去湖廣了。

皇帝命他先到江西,自然不是路過河南、山東的藩王不管。那邊離京城更近,乖巧得多。

在山西、陝西的藩王離邊軍很近,也不用太操心。

最重要的,就是江西、湖廣、四川這三省的諸藩。

湖廣藩王很多,除了楚王,如今還有岷王、襄王、荊王、吉王、榮王、桂王尚存,再加上從蜀王分到湖廣的華陽郡王。

湖廣諸藩,現在恐怕也是最為心驚膽顫的。

王之楨想得一點都沒錯,當陳璘率領的一隊戰艦靠泊到武昌府城外之時,整個武昌府城都如臨大敵。

就怕楚藩宗親認為這是來平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