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 作品

第217章、搞錢難,花錢也難(第2頁)

“若厲行優免之後年年都能如此,那麼湖廣、四川賦糧便不必悉數解運。”朱常洛說著自己的意見,“讓這些地方的糧食繞一個大圈運到北直隸,不如解西三邊、山西和西南缺糧之憂。”

財政寬裕之後就有新的煩惱。

原本像廣西、貴州、雲南這等地方,賦稅大抵收支平衡。但這回開始厲行優免之後,還是多出了一些應該解運的,雖然提升比例比富庶省份低多了。

怎麼解運就成了大問題:陸路解運,損耗太多,說實在的也不值得。

而江南富庶省份,提升比例很高。

都通過通州北京來中轉,再運往遼東、宣大嗎?

但西三邊和山西的缺糧的問題始終不容易解決。

陳蕖猶豫著說了一句:“陛下,要不其餘省份再算一算,也折成金花銀……”

王錫爵沒說話,他皺著眉。

折金花銀,偏遠地方自然是開心的,也能夠留不少糧食在當地。

但江南之所以熱衷金花銀,就是因為有漕河之便,低買高賣。

偏遠省份折了金花銀,當地官員是開心的,省事嘛。但當地鄉紳大戶卻不會那麼熱衷,因為當地糧價下來了,不利於產量更多的大戶賺錢。

朱常洛搖了搖頭:“其餘省份倒是好說,都算入樞密院軍費,用來維繫當地驛站,在京裡勾銷便是。”

因為偏遠省份的增加部分不算太多,而且往往面積很大、驛站比較多,所以這個算得過來。

但主要還是湖廣、四川。

王錫爵提出了現實問題:“不論是四川支運陝西、雲南,還是湖廣支運貴州、廣西,輸運都極為不便。耗損極多,得不償失。”

朱常洛點著頭,看向陳蕖和工部尚書楊一魁:“把四川的南北官路、雲貴兩廣官路、靈渠再好好修一修,如何?”

兩人呆了呆,而後不約而同說了一句:“陛下,那可不夠……”

“慢慢修,不是每年都有嗎?”

皇帝再次強調了,他們二人就不能不認真開始考慮。

時至今日,大明的官路只有兩條規格最高:都是從北京出發往南,一個走東邊到南京,一個先往南再折向西去西安。

除此之外,都是水陸相繼的區域路網。

比如宣大區域的路網,西三邊的路網、四川雲南的路網、兩廣和江南、福建的路網。

幾大路網之間,有一些連接的重要道路,比如從西安經漢中通往四川的官路、四川去雲南的官路、湖廣常德到貴州、湖廣衢州到廣西、江西吉安到廣東、河南衛輝到湖廣襄陽。

這些都是沿途必定有驛站、碼頭,可行車馬、舟船的要道,相當於後世的國道。

眼下地方上應該多交錢糧了,但這些錢糧運到北京還不如就用在地方。

王錫爵看著皇帝:“陛下的意思是,就用這些錢糧,把地方道路都好好修一修?”

朱常洛點著頭:“地方存留裡,也有路橋役銀。放眼整個大明,這三年不如在地方上好好把往來道路都修整一遍。若是四川南北官路能好好修葺一番,湖廣到廣西的路也更通暢了,朕想著將來於太原、成都、梧州各設一倉。再有多餘糧食,不論是屯做軍糧還是賑災糧,都有用處。”

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但陳蕖和楊一魁倒是面面相覷,不那麼覺得不能做了。

畢竟若是把地方上存留的路橋役銀也算進來,規模確實不小。

“陛下,地方這些路橋役銀……怎麼用要聽朝廷的?”

“地方上沒什麼事應該不聽朝廷的。”朱常洛理所當然地說道,“學政育才,予地方子弟出人頭地之機;水利興農,保地方百姓無饑荒之憂。路橋嘛,上利於朝廷施政四方,中可保有戰事時行軍轉運,下利於地方行商往來互通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