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福聚德”(第3頁)
她迫不及待的吃罷飯,又翻開江弦這篇《天下第一樓》。
作為文藝女青年、話劇愛好者,朱琳很快就沉浸到這篇作品當中。
《天下第一樓》總共也就四五萬字,朱琳花了兩個小時,把這篇劇本看完。
一次看了個過癮,心滿意足的同時,又悵然若失。
“看完了?”江弦剛洗漱罷,瞥見朱琳放下稿子,開口問道。
朱琳點點頭,還沉浸在作品的結局當中。
盧孟實瀟灑離去,“福聚德”繼續慘淡經營。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表面上平靜如常,盧孟實走了,“福聚德”還在,但內在有些夢想和熱情幻滅了。
“江弦,寫的真好!”朱琳眨巴著一雙杏眸看向他。
江弦被她看的還有些不好意思,笑笑,“那當然了,怎麼說我也是曹禺的弟子,寫出來的東西當然不能丟了老師的臉面。”
朱琳笑了笑,“你是曹禺的弟子,怎麼寫出了老舍的味道?”
“.”
江弦沒有解釋,朱琳緊接著篤定的說:“你這部話劇,如果能演出,一定能在京城大火,我以前看過好多話劇,都不如你寫的這個。”
“演出?我倒沒想的那麼遠。”
《天下第一樓》畢竟是江弦第一次合成的話劇劇本,他還沒想到演出那麼長遠,習慣性的打算找一家雜誌發表。
話劇這種題材也可以在文學期刊上發表,更對口的是戲劇文學創作期刊,像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劇本》、《人民戲劇》、《小劇本》.這些個雜刊。
翌日,江弦把朱琳送去北電,又回到《電影創作》的編輯部。
審完一篇稿子,抬眼望見桌前不知何時站著個王衛國,模樣有些拘束。
“衛國同志?”
他意外道:“你怎麼來了?什麼時候來的?”
王衛國笑笑,“沒多久,我看你在審稿子,就沒打擾。”
“都哥們,幹嘛那麼見外。”
江弦熟絡拎把椅子過來,給他倒一杯水,和王衛國寒暄幾句。
“我讀過那篇《許三觀賣血記》了,你寫的真好。”王衛國賠付道:“簡潔的語句,寫出了悲憫式的幽默。”
江弦一想,這倒是真對王衛國的胃口,許三觀的基調是悲劇,王衛國同樣是一名有悲劇意識的作家。
“你這次過來是?”他問。
王衛國糾結了一會兒,還是從挎包裡取出一篇稿子,“想請江弦同志你幫我看一篇稿子,這是我最近寫的一篇,我總是覺得有點兒欠缺,又說不上來到底欠缺在哪裡。”
江弦看向第一行:《人生》
好傢伙。
他差點兒從椅子上跳起來。
《人生》啊!
《人生》有多經典?
一經發表便引起轟動,拿下全國優秀短篇獎,1985吳天明又把它翻拍成電影,王衛國本人親自編劇。
那年,成都舉辦百花獎,當天下起大雨,四川大學的一萬兩千名師生冒雨看完了《人生》。
電影放映完畢,一萬兩千名師生,站在雨中大喊:
“人生萬歲!”
“電影萬歲!”
“吳天明萬歲!”
《人生》可以說是80年代最偉大的一部電影,《人生》同樣是80年代最偉大的一部。
“我就先給你看看吧。”江弦深吸口氣,答應下來,花了一天時間看完這部中篇,並不是他真正讀到的那一版。
等王衛國再次上門,江弦把稿子遞還給他,“我看過了,你這篇的問題挺簡單。
中的人物關係沒有交織起來。”
“人物關係沒有交織起來.”王衛國一琢磨,眼前一亮,還真是江弦所說那樣。
“這個框架輪廓是好的。”
江弦說:“我覺得你大可以推翻之前預設的提綱和所有具體的設想,對人物之間的關係重新構思安排。”
王衛國吃了一驚,按照江弦的話,這幾乎是重新寫一部了。
江弦知道他內心所想,把《天下第一樓》取給他,“你要是不介意的話,可以從這篇稿子裡學學人物設計。”
王衛國低下頭看了一眼。
“一定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
江弦拍拍他的肩膀,鼓勵說:“好文章是要靠改的,第一遍是恥辱,第七遍就是光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