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義從 作品

211.第211章 蓬萊入周(第2頁)

 “嗯?”

 “東周國師,也被其鬥殺了?”

 兩名大法師攝來一尊兵修將校,執玉符匆匆復刻了一番其記憶,隨手便將其送回了直隸之郊。

 這位東海道官在東周的進度,似乎出其意料的順利啊!

 “武家道官私結篤聯,確實是頗為擅長,我記得那當日南蠻之變,也是

他這般為瓊明那位開路,一擊正中其裡。”

 青沅道將粗略的過了一遍,而後閉目斟酌了許久,再才微微點頭,對這善效經緯謀策的武庸頗為認可。

 既有膽識,敢孤軍直入東周;又足夠謹慎,坐觀數旬,再才與皇帝七日神遊,建起聯繫;又能從東周的平衡中迅速找到一個立足點,切入其中,從內部瓦解,可謂是正伐奇謀兼備。

 雖算不得什麼驚世妖孽,卻也是一方良才了。

 至少,比起他家這位……

 唉,也是難言。

 然在旁的袁仲面上閃過諸多變化,最終卻也是化作散作無形,頷首朝左右問道:

 “可有聯繫到武庸?為何這都城中,並無他的氣機?”

 武庸兼修古丹法、道兵法,那魂魄極壯,恐怖的魂光只往那一站便是能威壓數十里,在諸方鬼魅眼中那半邊天都是火光,如何敢靠近?。

 但袁仲此時卻沒有感受到武庸任何的氣息,不免有些焦躁了起來。

 他也是要臉的,不可能武庸定了東周北界,他便直接過來接手分一杯羹,這要是傳出去,即使那東海一脈不說什麼,他自己都臊得慌。

 還在袁仲詢問之際,那下方的都城中,立時便有數道金光沖天而起。

 定睛一看,卻是一名護國神靈,頭戴冠冕,身披大紅官袍,腰佩大印,掌託金鞭;其後再跟著四位勉強算得上法師的輔神,對著蓬萊道君威聲質詢。

 又是土著神道?

 【什麼時候?土著神道也敢這般質問起我九州仙修來了?】

 蓬萊道場的修士不少都是太陰一脈的門生,自有傲氣,何況,這些個傢伙是真正面臨過蒼龍、黑山兩尊元神的精兵悍將。

 縱使萬里蒼龍大澤佈局失誤;黑山鬼判有心算無心,蓬萊道場經歷一道又一道的挫折仍舊囫圇而歸,這些兵馬那可真是有實力的!

 袁仲更是豪橫,立於舟首,九尊赤日匍匐於其腳下,一輪寒月掛在其腦頭,雙手抱胸,居高臨下的叱問道:“武家道官在何處?“

 “你等速速去彙報上一聲!”

 縱使都城隍位列元神,但袁仲等人直接略過其,呼喚他身後的輔神去彙報。

 可城隍不出言,那緝拿審判四神哪裡會聽他的話,拱衛在都城隍身後默不作聲。

 而都城隍面色更是難看至極,此尊也不知道與鈞天道宮那位是什麼關係,言行舉止卻是絲毫不客氣,其身後還有一位實力頗為恐怖的尊者,尤其是那魂魄靈壓,強大到他等陰世神靈都感到心悸。

 雙方在華墟城上對峙許久,最終,蓬萊道軍沒了耐心,失了興趣,青沅道將隨手一撥便將城隍四人拍開,整支寶船艦隊這才匆匆落了在華墟中皇宮之上。

 “老神君,吾等……”

 四位輔神校尉面色一緊,各執武器便要去攔。

 只是還未動作就被都城隍以神力止住,都城隍掌心緊握了數番金鞭,面色陰晴轉變數次,最終又選擇了放開。

 等到鈞天道宮中有人趕來了之後,都城隍才冷哼一聲,拂袖離去。

 他神域為武庸所破,又被其大鬧一場,至今還是一團亂麻,皇室與道宮一家人,便讓他等自己去鬧罷了。

 城隍等人拂袖而去,而蓬萊道場諸兵馬入了皇宮外庭,諸修見此處僅是一些兵道凡修,便是直接清了場,諸道君神通盡顯,頃刻間就屏退了宮人,擁壘著袁仲入了外庭……

 “武庸不在這宮內麼?”

 袁仲見此處金龍盤柱、雕麟畫鳳,有不可述說之威嚴,又輕輕撫摸著那大氣而華貴的龍座,卻是與這尊貴之審美對上了眼。

 “未料到此殿風格頗為華美,合吾心意,袁機,回去後蓬萊道場也需照如此樣式修飾一番。”

 “那八根盤龍柱須得以金晶刻,旁覆雲紋,真龍寶座這般卻是單調了,須得以九宮垂拱……”

 其坐在龍座上,望著皇庭架構,有種說不出的衝動,及至坐上這一寶座,突有絲絲縷縷的靈感湧上心頭。

 突然,袁仲只覺其元神一輕,落入了某處不可言之地。

 其見到了某世家弟子出生的少年,上有長兄,側有族中諸兄,諸兄或位列朝堂、或名滿諸簪纓世族,而他卻是並不受得重用,於是其縱橫州郡,馬踏河海,只求一時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