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回 說前事憶么姑,廣林潸然(2)(第2頁)
曾繼賢的名聲在十里八鄉都很好。
我們接著說那天的事情,曾廣林看著父親上了牛車,阿根吆喝一下,牛車就慢慢的沿著村裡的那條土路,緩緩的走上了去長興集的路。這段路也就三里多一點,很快也就到了集上。但是,那個藥材鋪卻關門了,曾繼賢在藥材鋪的門口呆看了好一會兒,沒辦法只好嘆口氣去李集鎮,二太太的心口痛了好幾天,必須抓藥。所以,他讓阿根趕著牛車,出了長興集,向著李集鎮而去了。
這時候太陽才剛剛升起來,曾繼賢也是很久沒去李集鎮了,就想著乾脆把年貨也在李集鎮上買了。他與長興集上一些熟識的人邊打招呼,邊把身上的厚衣服攏了攏,縮在牛車裡。牛車慢騰騰的又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到了李集鎮的口子上,那裡有國軍士兵站崗,因為李集鎮是通往黃陂縣甚至臨江市的要道。曾繼賢從衣兜裡掏出兩包“哈德門”香菸恭敬的遞給了那個三十多歲的班長,班長就招手讓曾繼賢的牛車進了李集鎮。曾繼賢回過頭還給班長拱了拱手。
這天還正好是李集鎮開集的日子,大街小巷裡都非常的熱鬧,車水馬龍的比長興集繁盛的很多。曾繼賢在鎮子的東北角那家“積善堂”抓了藥,又買了很多年貨,雞鴨魚肉等的裝了小半車。最後,只有響鞭還沒買,但是響鞭的鋪子都在西邊,這時候快到晌午了,曾繼賢就讓阿根把牛車趕到了“週記麵館”,這家的麵食做的很好。
把牛車拴好了,曾繼賢下車進了麵館,後面跟著曾廣林和阿根。曾繼賢要了三碗麵,他和兒子曾廣林坐在最裡面的一張桌子前,阿根則坐在門口的矮桌旁,與幾個同是下人的人坐在一起吃麵。
阿根取下了腰間的小酒葫蘆,喝了兩口,這才把酒葫蘆蓋好蓋子開始吃麵。曾繼賢滴酒不沾,但是他喜歡看別人喝酒的樣子,不管是大桌子上的豪飲,還是像阿根這樣的細細呡酒,他都喜歡看,他覺得這些都很有風情。曾繼賢眯著眼睛看完了阿根喝酒的每一個動作後,才開始用筷子挑起面慢慢的放到嘴裡。
曾繼賢家裡的傭人不多,阿根身兼多職,還是個非常好的管家,他既是管家,也是收租的,還要做車伕。曾家還有兩個四十多歲的老媽子負責日常的清掃,各房的太太屋子都是自己清理。曾家還有一個從黃陂縣招來的廚師,做的一手臨江飯菜。曾繼賢不願意在僱傭人上多花錢,各房太太們自己能做的事都是自己做,光這些都能省下很多錢,還可以買幾畝地,曾繼賢是這樣一個很會過日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