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哥 作品

第150回 說前事憶么姑,廣林潸然(2)

一直到快要被貶的沒有官做了,曾繼賢的祖爺爺就乾脆辭官告假回了老家,依舊是山西的某個地方。後來,鬧匪鬧的太厲害了,就在某一年的冬天,那年的黃河有一段竟然結冰了,很多人開始逃命了,大家一窩蜂的走在冰溜子的黃河上,然後稀裡糊塗的越跑越遠,直接就跑到了臨江省來,城裡一樣的不安全,就跑到了鄉下,一看這葉家田只有三兩戶畢家人,但是到處都是良田,於是就在這裡定居了。

這樣過了兩代人,到了曾繼賢這裡,他是個很會過日子的人,把曾家搞得越來越紅火,就連跟著來的其他幾個小曾家的人也繁衍很快。於是,逐漸成了葉家田的大姓人家。

曾繼賢是讀過書的一個人,有文化,還很會算計,所以他這一脈很昌盛。他的兒子也一個比一個精靈,只要是出去的都混的很好。老輩人說這叫“接代”,曾家人的接代接的非常好。也是因為這樣,曾家人越過越好,以至於解放時差點被評為地主,曾繼賢只差一分鐘後就要被槍斃了,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不管什麼原因吧,反正在曾繼賢的時候,附近的五六個村子,只有葉家田是最好的,除了李集鎮。直到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半城市化建設的腳步加快,葉家田才跟著與它一樣不思進取的長興集而沒落了,最終只留下了一個集的名字,再也沒有人趕集了。

從棄官經商到逐漸發達,曾家人是很有經驗的,也是有點文化的人的精明,曾繼賢的祖爺爺是成功的。按照葉家田的老輩人說法,從曾繼賢的祖父開始,他們曾家人對村裡的人都非常好,能把自己家的糧食拿出來讓村裡人度饑荒,這就是善人。雖然,曾繼賢也放貸、收地租,但是他謹遵祖上的教導,絕不把人往死路上逼,他比我們認知上的地主要好很多。這也是曾繼賢更加聰明的地方,他知道如果把佃戶們都逼的傾家蕩產了,到哪裡去收租。如果村人們都跑了,誰來種地,那葉家田不就是荒山野嶺了嗎。如果再發生別的地方的那種“民變”,豈不是命都沒有了。

所以,曾繼賢外表很和善,春荒的時候,他總是要救濟窮人,從不為富不仁。有些人交不起租子,他還要專門留一口飯給人家吃。遇到荒年景時,他很大方的開倉放糧,甚至都不打一張借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