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三大加強營一起努力發展(第3頁)
這些新成員的加入,為虹梯關加強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強大的活力。他們在老兵的帶領下,迅速適應八路軍的生活,積極參與各項訓練,為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而努力拼搏。
而周衛國則憑藉著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戰鬥經驗,為營地的建設和訓練制定了各種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計劃。
他注重實戰化訓練,強調團隊協作和戰術配合,力求將第一加強營打造成為一支能打硬仗、敢打勝仗的精銳之師。
在周衛國和張大彪的共同努力下,虹梯關加強營的建設蒸蒸日上,成為了整個獨立團的模範和驕傲。
他們的成功經驗也為其他兩處加強營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鑑,推動著整個獨立團不斷壯大,為抗擊日寇、保衛家園積蓄著更強大的力量。
很快,在原本的 600 人基礎之上,又招募了大量的泥瓦匠工人以及根據地建設的青壯年勞動力。
張大彪和周衛國十分精明,直接開出一天一斤白米或麵粉的工作獎勵,於是周圍五六個村的青壯勞力,在當地的區小隊以及婦救會的幫助宣傳下,消息迅速傳開,直接將周圍七八個村的青壯勞力招募過來了一大半。
此時,周衛國和張大彪看著招募過來的上千人的隊伍,立刻開始做好相關的介紹工作。一方面,在那些招募過來的人員當中進行選拔,這樣更加的方便。
那些身體條件符合的青壯年,則被直接安排在重體力活上;而那些身體不太適合的,則安排到了其他的輕勞動工作上,比如建房、修建基地等。
那些能夠適應重體力活的,則被周衛國和張大彪直接安排到虹梯關的建設當中,進行為期半個月的虹梯關修建,從而將破爛的虹梯關,修築成牢固、堅不可摧的關卡,並且藉此查看小鬼子輜重部隊運輸的規律。
這一招可謂一舉多得,讓周衛國和張大彪瞬間如同爆發了潛力一般,隨著 1000 名青壯年勞動大軍持續不斷地湧來,後續最高峰最終達到了接近 1200 人的規模。
這一下,讓周衛國和張大彪兩人迅速感受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沒辦法,糧食消耗速度極快。
陳振華在得知這些情況之後,立刻給予了大量的支持,並非從獨立團根據地轉運大量物資,而是親自駕駛著一輛卡車,將大量的米麵糧油物資一車一車地運輸到虹梯關駐地。
陳振華一次性帶來了三噸的糧食,外加大量的臘肉、豬肉,甚至還有之前獵殺小鬼子的馬肉。
有了陳振華送來的充足物資,周衛國和張大彪心裡有了底。他們合理分配食物,確保每一個參與建設的人員都能吃飽飯,有力氣幹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虹梯關的建設進展順利。
周衛國和張大彪時刻關注著工程進度和人員的身體狀況,不斷調整工作安排,提高工作效率。他們深知,這不僅是一項簡單的建設任務,更是為了保衛根據地、抗擊日寇所做的重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