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獎勵技術工人,提升工具製作
而且,這不僅解決了獨立團自身的炮彈需求,還為 386 旅乃至 129 師的炮彈供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前八路軍曾多次在戰場上繳獲過小鬼子和國軍的火炮,但由於缺乏火炮彈藥的持續供應,這些珍貴的武器最終只能被無奈地摧毀或捨棄。
每一次的繳獲都讓戰士們興奮不已,他們看到了這些強大火力的潛力,可以為戰鬥帶來巨大的優勢。
然而,當他們意識到無法得到足夠的彈藥支持時,心中充滿了失望和無奈。這些火炮成為了一種負擔,不僅佔據了寶貴的運輸資源,還可能對部隊造成威脅。因此,儘管心痛不捨,戰士們也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將它們摧毀或遺棄。
在此令人振奮的形勢下,陳振華毫不吝嗇地對黃崖洞兵工廠的相關製造人員給予了豐厚的獎勵。每位參與生產的人員都額外獲得了 10 銀元的獎賞,而那些在生產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更是得到了更多的優厚待遇。這一舉措極大地鼓舞了兵工廠全體人員的士氣。
此時的黃崖洞兵工廠,在甘作良的帶領下,人員規模已經迅速擴大到了 2400 多人。在兵工廠廠長的全力協助以及陳振華的英明指導下,對人員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分類安排。
這種有條不紊的組織方式,使得每一位員工都能在自己擅長的崗位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接下來,重點說一說 70 毫米、75 毫米以及 81 毫米的迫擊炮炮彈生產流水線的打造和建設細節。
為了成功構建這些炮彈的生產流水線,陳振華與兵工廠的技術骨幹們就像辛勤的蜜蜂,不知疲倦地進行了無數次的深入探討和精心規劃。
他們從每一個零部件的製造工藝,到整個生產線的佈局和流程優化,都進行了細緻入微的研究,彷彿在精心雕琢一件件珍貴的藝術品。
在原材料的準備階段,陳振華親自出馬,四處奔波,確保了高質量的鋼鐵、火藥等關鍵原材料的穩定供應。
對於鋼鐵的選擇,他們嚴格把關,只選用符合強度和韌性標準的優質鋼材,那些鋼材就像堅強的戰士,時刻準備為炮彈的堅固性貢獻力量。
生產設備的引進和改造也是關鍵的一環。陳振華不惜將太原兵工廠、金陵兵工廠以及小鬼子的申城兵工廠的先進的機床和加工設備,一一轉移到黃崖洞兵工廠。
這些設備就像一個個充滿活力的新成員,等待著被兵工廠的技術人員賦予新的使命。技術人員們對其進行適應性改造,使其能夠滿足不同規格炮彈的生產需求,彷彿在為這些新成員量身定製合身的鎧甲。
在生產線的佈局上,他們充分考慮了工藝流程的合理性和流暢性。各個生產環節緊密相連,減少了中間環節的運輸和等待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整個生產線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江河,各個工序就像江河中的水滴,有序而快速地流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