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有點意思!(第3頁)
現在有了一窩又一窩的豬仔,那處大山坳又往外擴了不少。
一整個冬天那處磚廠就沒有停歇,甚至磚廠都擴大生產了。
村裡人被徵集來參與勞動,在大雪封山的時候燒磚燒瓦,砍伐木材,挖煤種菜,維護暖棚。
山上的墾區今年是要有大規劃,大發展的。
李學武和楚南方進屋的時候,齊耀武他們就在說這件事。
“你來的正好,不然我也要給你打電話叫你過來的”
齊耀武甩了一根菸過來,卻被李學武放在了一邊。
他也是沒甚在意,繼續說道:“成功同志和沈放同志在山上值班,我也是抽空把你們叫過來定一下今年的計劃”。
“尤其是墾區,這是保證今年乃至是明年後勤補給能否實現自由度的重要工作”。
齊耀武喝了一口熱茶,示意了李學武說道:“你是這方面的專家,你來說說意見”。
“前些天我上去了一趟”
李學武疊起右腿,看著屋裡幾人說道:“我看新的墾區已經在開墾了?”
“振華政委做的安排,我最近也是沒時間上去”
齊耀武點了點頭,示意了趙振華說道:“年後山上工作一直都是政委他們在做”。
“蔬菜暖棚應該是最後一期了,這一期結束前,新的蔬菜種植也能在室外進行了,不會造成青黃不接的狀況”
趙振華主動介紹道:“因為土地開化,開掘不便,新墾區的開墾工作也是最近才開始的”。
“軋鋼廠支援了一批農具和工具,算是借了勞動生產的燃眉之急”
他看向幾人說道:“不過從現在的生產規模和勞動需要來看,購買拖拉機參與種植和開墾勢在必行了”。
“還有化肥,現在一直在使用農家肥,效果不是很好”
王小琴提醒道:“山裡的土地本就未經過開墾種植,農藥也很需要,去年因為沒有經驗,損失不小”。
“嗯,這兩點意見很急,最好能在春耕前解決”
趙振華看向李學武,他知道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只有李學武。
李學武點點頭,表示明白他的意思了,開口說道:“化肥的問題我想想辦法,一個月內解決掉”。
“大概需要多少有數嗎?”
他敲了敲沙發扶手道:“我可能從外面調,需要時間提前安排”。
“至少五十噸,才能滿足今年的需要”
趙振華開口道:“預計春耕要耕種五千畝土地,我是真愁化肥的問題了”。
“這麼多地?今年要開墾一千多畝?”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看向齊耀武問道:“去年是三千畝多一點吧?”
“嗯,今年把砍伐區平一平,也種上地,那裡的土地肥沃的很”
齊耀武點了點菸灰,笑著說道:“如果有了化肥,今年年底光是玉米就能收穫超過三千噸,足可以實現供給自由了”。
“不會侵佔村裡的農田吧?”
李學武好笑地看了看他,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提醒了他一句。
墾區可以慢慢發展,但絕對不能破壞根據地,更不能影響到村裡的農業發展。
齊耀武擺了擺手,道:“放心吧,沒你想的那麼複雜,就是人多力量大,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那山很大,可總有給咱們種地的地方”
他解釋道:“基本上今年墾區開墾任務結束後就不會再這麼擴大生產了,忙不過來,耽誤訓練”。
“種植玉米也是為了高產,更為了實現養殖豐富化”
趙振華強調道:“購買農用機械,就是為了解放雙手,恢復訓練強度”。
“農用機械是吧”
李學武撓了撓頭道:“我還真一時想不起有這方面的資源,得等我回去問問再說”。
“如果有了機械,耕種至少能節省絕大部分勞動力,尤其是畜牧業會得到很大的發展”
趙振華給幾人介紹了一下墾區的養殖和畜牧,以及山間湖裡的魚塘養殖,去年軋鋼廠就吃到了山上的魚。
雖然這年月不缺魚蝦吃,可大河裡的魚蝦終究是不好打撈,本身也沒有養殖的肥。
今年看樣子齊耀武和趙振華打算好了,要大幹一場了,用到李學武了,他自然義不容辭。
化肥好弄,給港城聯繫一下,直接回船的時候運化肥進來就可以了,本身回航的時候也在運輸這些東西。
可拖拉機等農用機械去哪弄?
軋鋼廠是能生產農用工具,可跟機械沒法比,拖拉機履帶倒是生產,可跟拖拉機生產廠沒直接的聯繫。
這件事還真的琢磨著辦,現在衛三團有錢購買機械和化肥,倒是不虞他化緣去。
就是這年月化肥和拖拉機都是緊俏的物資,一般人還真弄不來。
說了一會兒墾區的工作,又談了訓練的事,以及今年的政策。
最後談的便是楚南方帶來的,關於三支工作的問題。
一提到三支工作,齊耀武皺眉,趙振華手誤額頭唉聲嘆氣。
實在是調了一半的幹部去支援地方工作,對於戰鬥力和組織建設都是一種負擔和削弱。
尤其是按照政策需要,必須調集一定數量的帶隊幹部。
也就是說,營長和連長都得有,這可是為難住齊耀武了。
如果一般人遇到這件事,乃至是現在的其他隊伍,基本上照章執行就完了。
但衛三團有些特殊,才剛剛完成整訓半年,很多工作都需要深化執行。
如果現在抽調一半人走,那隊伍誰來帶,訓練還搞不搞,生產工作還辦不辦。
一大堆的問題急需今年解決和處理,沒想到又來了新難題。
早就知道有這麼一出了,李學武已經提醒過齊耀武等人,只是有再多的準備,面臨這一情況也是為難。
幾人都說了一下自己的意見,這是命令,必須執行的,所以大家的意見也是圍繞怎麼執行來討論的。
李學武一直保持了沉默,直到齊耀武再次點了他的名。
“不要抻著了,有什麼意見趕緊說一說,集思廣益嘛”
“嗯,是有點想法,也是最近想到的”
李學武搓了搓手指,道:“前些天遇到了個事,跟相關單位的支管委打了個交道,印象有些不好”。
眾人齊齊看向他,知道他有話要說了,也是有備而來的。
李學武想了想,繼續說道:“關於支管委嘛,我的建議是嚴格執行命令,堅決執行政策,杜絕超標超綱”。
“也就是說,支援思想建設,支援農業生產、支援工程建設、支援鍕事訓練,支援管理建設,要以牢固的準則思維和思想標準來執行應盡的義務”。
“首先是定位,管理和支援就是兩種意義,管要管多少,支要支多少,心裡要有個數”
李學武強調道:“我的意見是加大農業推廣合作,推廣墾區生產經驗,將這一優秀作風傳遞下去,傳播開來”。
“包括漁業養殖技術、畜牧養殖技術、家禽養殖技術、農業種植技術等等,都是可以整理出來作為分享材料的”。
“支援是什麼,我的想法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第二點,支援工程和工廠建設,軋鋼廠可以與衛三團結成互幫互助對子,包括軋鋼廠的聯合企業,這方面我來協調溝通”。
“進廠參與勞動和學習,參與管理和執行,都可以交流和學習的形式來進行,不必拘泥於形式化和套路化”。
“第三點,關於鍕事管理和訓練,完全可以結合現有的訓練場條件,開展鍕事訓練培訓班,開展思想教育培訓班”。
“與高校合作最為穩妥,我可以介紹聯繫鋼鐵學院作為支援管理對子”
李學武看著幾人說道:“尤其是鍕事訓練,完全可以形成標準化流程,將訓練和勞動相結合”。
他指了指牆上的地圖道:“現在墾區不是缺人手,缺機械嘛,拉幾隻隊伍上來結合一下嘛”。
“還有進山的道路也該重新修整了,邊訓練邊勞動,在勞動中總結經驗,在訓練中思考和昇華,我看是實踐號召最好的途徑”。
“這……這倒是有點意思”
齊耀武本來擰著的眉頭挑了挑,看著趙振華問道:“如果在開展訓練和管理的時候,結合生產勞動,這就大大地減少了咱們的損失了”。
“嗯,可以研究研究,但問題也很突出”
趙振華皺眉道:“有些單位和部門是沒有那麼多人的,且都有工作要做,如何能上山來脫產訓練”。
“所以是長期且需要堅持的工作嘛”
李學武強調了一句長期,意思就很明顯了,政策要執行,但可以分時間、分期限、分目標地執行嘛。
相關單位有一百人要訓練,總不能都脫崗。
那就二十人一組的來山上,要支援這麼多單位呢,每個單位來一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這條山路足夠長,這裡的大山足夠廣,慢慢幹,慢慢修吧。
李學武估計這股風跟大學習有的一拼,三五年之內完結不了。
真要一股腦地把所有力量投入進去,回頭後繼乏力,想要做出成績都難。
當然要做出成績來,只要是工作,甭管它的性質如何,在歷史長河中是對或是錯,對於個人來說,你就在歷史中,就得服從歷史的慣性。
你說它是錯的,你現在不做,你連驗證它是錯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李學武給出的意見就很中肯了,持續發力,相互結合。
尤其是管理的流動性,李學武堅決反對幹部一派兩三年,這就等於把鳥從籠子裡放飛一樣。
流動性,三個月一調回,參與政策活動可以,但必須完成一定的訓練和生產。
衛三團所有幹部都可以在輪換序列之內,就當是特殊休假了。
估計所有幹部輪換和三兩次,這股風吹的也就差不多了。
“那就這麼著”
齊耀武點點頭,眯著眼睛說道:“農業就以紅星村為基礎和原點,工業就以軋鋼廠為核心和原點,管理就以鋼鐵學院為主,訓練就以訓練場為主”。
經過李學武這麼一分析,好像衛三團還是在幹原來的活,只是範圍廣了。
趙振華等人琢磨琢磨,好像是琢磨出點味兒了,眯眼笑著點頭。
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