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輕言語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三章 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與靖難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標的兒子,以皇太孫的身份繼承了皇位。登基後,他大舉削藩,在連續廢除五位藩王之後,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

 經過四年的靖難之役,坐擁全國的建文帝竟輸給了僅有一隅之地的燕王,最終消失於一片火海之中,其下落成為永遠也解不開的謎案。而贏得勝利的朱棣,將會帶領明朝走向最鼎盛的時代。

 朱棣登基之後清洗了一大批忠於建文帝的文臣,針對投降的武將先行安撫,待皇位穩固之後將他們相繼逼死。

 為了給自己的皇位爭取合法性,他廢除了建文時期的所有政策,在官修史書中對朱標一系極盡抹黑之能事,聲稱自己才是朱元璋真正中意的繼承人。

 朱棣在位期間,派遣鄭和六下西洋,編撰《永樂大典》,吞併安南,遷都京北,五次御駕親征,開創了明朝天子守國門的傳統。

 然而,由於朱棣晚年的窮兵黷武,耗費民力,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逃荒現象。在朱棣去世之後,明朝的未來顯得撲朔迷離,繼承人的選擇變得尤為重要。

 朱棣的嫡長子朱高熾因為身體肥胖不得父親待見,而他的二弟朱高煦則因為長於軍事得到了朱棣的偏愛。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熾留守北平保障燕軍後勤,朱高煦則衝鋒在前,多次率兵援助父親。

 因此,在朱棣登基後,朱高熾的儲君之位遲遲無法確定。直到大學士謝晉提醒朱棣,朱棣才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然而,朱高熾的太子之位坐得並不穩當,朱棣對他非常猜忌,而朱高煦又在虎視眈眈。

 朱高熾靠著謹言慎行和好兒子朱瞻基在朱棣面前刷好感,有驚無險地登基為帝。朱高熾登基後糾正了朱棣時期很多耗費民力的政策,緩和了社會矛盾。

 他還計劃將明朝首都遷回京南,但是沒過多久,四十九歲的朱高熾竟突然病逝。皇太子朱瞻基登基,因其廟號是宣宗,後世將他和仁宗在位時期合稱為仁宣之治。

 朱瞻基在位時期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對內平定了漢王之亂,對外派遣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完善了內閣,同時引入宦官幫助處理文書工作,為後來的宦官干政留下了制度的隱患。

 公元1435年,朱瞻基去世,他的英年早逝也為明朝的由盛轉衰埋下了伏筆。

 從朱元璋到朱瞻基共有四代人,五位皇帝,跨度將近70年,他們到底有沒有可能同時在世呢?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於1398年駕崩,當時朱允炆、朱棣、朱高熾都是在世的。

 問題就在於朱瞻基身上,朱瞻基的生年存在兩種說法,一種是1399年,一種是1398年。前者是《明宣宗實錄》的記載,其出生於乙卯年,農曆二月初六,即建文元年。而後者則是來自於《明史》和《明宣宗實錄》的結尾,上面記載著朱瞻基享年三十八歲,往前推算則出生於1398年,幾個月後朱元璋駕崩。

 介於《明史》和《明宣宗實錄》都是可信度比較高的官修史書,因此我們也無法確定明宣宗朱瞻基的出生到底是1398年還是1399年。那麼,你們覺得五龍同朝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看法。

 【靖難之役朱棣是如何取勝的,從朱允炆的角度看懂《靖難之役》#朱允炆#朱棣#明朝歷史】

 他是朱元璋欽點的接班人,卻被自己的叔叔搶了皇位,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藩王推翻的大一統皇帝。

 那麼,作為掌控中央集權、擁有絕對優勢的皇帝,為什麼會被一個連北京城都沒有完全掌控的朱棣推翻呢?本期視頻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朱允炆的一生,來看看靖難之役的全過程。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逝,原配馬皇后去世後,朱允炆的生母呂氏得以扶正。

 朱允炆也因此成為了朱元璋的皇太孫。漢朝有七國之亂,晉朝有八王之亂,在朱元璋晚年,燕王朱棣的實力就已經十分強大,還是皇太孫的朱允炆對此經常感到憂心忡忡。他不止一次地問過身邊人,如何才能防止藩王對皇帝揮刀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