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集體陪洛璃讀書(第3頁)
“哪怕你派人去地方推廣官話,用不了幾天你的口音就會被當地人帶偏。比如我大學是在東北讀的。”
“結果大學畢業回來的時候,我發現我口音完全變了,膝蓋清一色說成波稜蓋,馬路邊一律說成馬路牙子,到現在我都工作四年了還沒板過來。”
“所以大家明白了嗎,在當時統一語言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文字就顯得十分重要。”
“嬴政力主拍板進行了文字改革工作,而這個項目的執行人還是李斯。”
“他參照六國的文字,創造出了一種形體勻稱、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秦篆’,也稱‘小篆’,作為官方文字,並廢除了其他六國的文字。”
“同時,秦始皇不僅採納了李斯的小篆,還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作為兩套並行的文字方案。”
“隸書比小篆更簡潔,更便於書寫,因此逐漸受到了全國各地人民的歡迎,成為了日常使用的文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老師又翻到下一頁ppt,上面展示了小篆和隸書的碑文。
“就這樣,小篆作為秦國的標準文字,隸書作為日用文字,皇帝詔書和朝廷正式文件用小篆書寫,非官方文件基本都是用隸書來抄寫,自此,官方和民間的表達雙軌制也基本確立了。”
“而統一且簡化後的文字,不僅從日常交流等文化層面上,幫助秦國完成了消化六國的第一步,它還衍生出了一項影響千年的另一制度——官-僚制度。”
“現在我們一聽到這兩個字,就感覺不是好詞,認為這代表著高高在上,代表著推諉扯皮,代表著效率低下。”
“但實際上這個詞的原本含義,以及整個的官-僚體系,幾乎是華夏幾千年來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當文字被統一後,官-僚系統的根本也就被夯實了,這個根本就是能熟練使用標準文字,作為有效的交流方式,執行國家法律和軍國大事部署的專職群體形成了,也就是官和吏。”
“而官吏的形成,使得頂層的決策能有效傳達到社會的最底層,最底層的聲音也能通過渠道傳遞到中央,龐大的國家機器才能有效運轉。”
“文字的統一,後來被歷任的統治者高度重視,民間是不允許私自篡改文字的,字典也只能官方出版。”
“因為如果對文字不重視,用不了多少年,民間就會因為麻煩,而自己造出很多簡化的字,這一點經常在網上衝浪的你們,肯定是深有體會。”
“所以這要是不管控,用不了多少年,民間就會出現一堆亂七八糟的字,那大家就都不認識了,到那時文化和政策也就輸出不過去了。”
“再過些年,這些地方的文化和溝通就有了壁壘,就更別提什麼統一了,一旦文字亂成嘔州那樣,那肯定也會變成一村一國。”
“所以說秦始皇統一文字,這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影響極其深遠!”
“文字說完,我們再來看看秦始皇的第二步——車同軌。”
“這一點,很多人都會詫異,為什麼這能算是大功績呢。”
“前邊提到的書同文,這事就算我不細講,其實在座的各位多少也能理解。”
“可車同軌這東西,不就是把每輛車車輪間的距離固定嗎,這也能算是功績?也好意思吹牛?”
“現在的車從QQ到suv,我愛什麼樣就什麼樣,不高興我騎獨輪車,高興了我整輛三輪開開,反正你管不了我。”
“這麼一想,車輪間的距離都要管,這實在是管的太寬了,這怎麼能算功績呢?對吧。”
有的學生又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其實這項制度還真沒那麼簡單,這個改革無異於一項跨時代意義的運輸革命。”
“我問你們,當年的路是什麼路?”
有個男生回道:“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之路。”
趙老師:“……”
“你聽聽你說的這是人話?”趙老師指著那男生笑罵道。
“土路。”這時第一排的一個女生說道。
“對嘍,就是土路!”
“其實我們現在去鄉下,很多道路依舊是土路,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土路被大車壓的不成樣子。”
“那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會把路壓成這樣呢?或者說什麼時候大車會留下深深滴車轍印呢?”
這次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道:“下雨天。”
“沒錯,就是下雨天,下雨的時候,土就變成了泥,走起來就費勁了,還會產生深深地印記,這就造成了我們看到很多土路基本都有深深的輪胎印記的原因。”
“但即便是這樣,那路其實還是能將就用的,無論是大車還是小車基本都能將就過去。”
“但在過去這路就過不去了,因為現在我們用的是橡膠輪胎,而古代是木頭做的輪胎。”
“即便是現在的橡膠輪胎也有崴泥的時候,更何況當年的木頭輪子呢。”
這時,趙老師翻到下一頁ppt,展示了一張深深的車轍印記照片。
洛璃估計,這車轍印至少有三十釐米深。
她看了一眼手機,看到許多認同的彈幕,便知道這圖片上的景象應該是真實的。
“在當時,車輪反覆碾壓過後,會形成和車輪寬度相同的兩條硬地車轍,這兩輪之間的距離便被叫做‘軌’。”
“長途運輸時,如果能讓車輪始終沿著硬地車轍行駛,就會非常平穩,顯著減少畜力消耗和車軸磨損,就像大雁南飛時,後面的大雁比較省力一樣。”
“不是沒有車轍的路不能走,而是如果不沿著成千上萬人幾十年來形成的車轍走,你將走得慢,車輛也容易損壞。”
“我們在看兵書的時候,常常看見書中形容一個地方道路狹小叫做‘車不方軌’,就是說這條道路狹窄到只有一輛車能走的車軌,基本相當於今天的單行道。”
“如果這時候兩輛車碰頭了,那可就費了勁了,因為就要論論誰該把誰的車轍讓出來。”
“這基本相當於今天單行車道,兩車碰頭的場面。”
“古往今來,因為這個可沒少起衝突,你們可能會想,這有啥的,大不了就讓一讓唄。”
“這還真沒那麼簡單,當年讓車轍一件很費勁的事,你們看一看這麼深的車轍,你把車從中拉出來得有多費勁?”
“有個成語叫做‘改弦易轍’,意思是改變不適宜的方向或方法,這個詞多通常是用來形容改革的風險和困難的。”
“改弦,弓有斷的風險,易轍,要使出牛馬力氣才能突破困難。”
“所以知道車轍對古代運輸的意義了吧,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秦始皇為什麼要將全國的車軌進行統一。”
就在底下的學生們期待趙老師繼續講下去的時候,他抬手看了看錶,笑著說道:“先休息十分鐘,十分鐘後我們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