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第3頁)
卻無法給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定罪。
為了給他們定罪,崇禎只能玩一把大的。
他留多爾袞一命,讓江南士紳覺得崇禎的實力並非一家獨大。
然後逼反鄭芝龍,劉孔昭和朱國弼等人
再用鄭芝龍拉東林黨和江南士紳下水。
但是難題來了。
就算東林黨和江南士紳被鄭芝龍拉下水。
他們也只會用輸送錢財情報的方式支持鄭芝龍。
而非親自下場參與造反。
因為他們沒有造反的動機。
做任何事都動機。
因為餓了,才會吃飯。
因為渴了,才會喝水。
鄭芝龍為了保命,才選擇造反。
東林黨和江南士紳總不能為了那點權力去造反吧?
他們固然愛權力,但還不至於瘋狂到那種程度。
所以崇禎要給東林黨和江南士紳製造出造反的動機。
什麼動機?
為了保住錢和命而造反。
江南士紳愛惜兩樣東西。
首先是地窖裡的錢,其次是脖子上的腦袋。
要想逼反他們,就搶他們的錢,砍他們的頭。
怎麼搶?
用政策搶。
貨幣改制已經強制推行,凡逾期不兌換者,家中存銀全部沒收充公。
抄家的時候反抗?
不好意思,人頭也一併抄了。
至於會不會出現沒有存銀的局面,崇禎也不擔心。
確實有一些人會把家中所有存銀都兌換成大明圓寶。
但是有些人只會兌換其中的一部分。
剩下的繼續藏在地窖當傳家寶。
尤其是江南士紳利益集團。
他們要用這種方式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對抗皇權。
在他們看來。
每一枚大明圓寶含銀量只有九錢。
他們卻要用一兩銀子兌換。
每兌換一枚大明圓寶,就會損失一錢銀子。
如果把差額看成稅的話。
十稅一的稅率太高了!
另外
東林黨的內鬥也會成為逼反他們的催化劑。
當內鬥惡化到你死我活的程度時,掌權的一方會對失勢的一方痛下殺手。
想活下去,就只能為權力拼命。
而權力也會成為動機之一。
這也是崇禎坐視朝堂局面惡化的原因之一。
這一波不管別人在什麼層,崇禎獨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