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第2頁)
“朝鮮京畿守禦廳守禦使,延城君李時昉。”(延城君是李氏朝鮮的一種爵位。)
“李時昉?”濟爾哈朗對這個名字有些詫異,“此人可以說是李淏(時任朝鮮國王)的左膀右臂,麾下士兵也都是朝鮮精銳。朝鮮對咱們大清素來陽奉陰違,要麼不願意出兵,要麼出兵不出力,這次竟然調動了精銳,看來是真心實意幫咱們大清打仗,屬實有些難得啊!”
濟爾哈朗很高興,但是他高興的太早了。
滿清雖然把李氏朝鮮打服了,但李氏朝鮮內部一直採取各種形式進行反抗。
崇禎九年。
皇太極稱帝國號大清。
已經被打服過一次的朝鮮拒不承認,於是皇太極再次領兵侵入朝鮮。
崇禎十年。
時任朝鮮國王李倧逃至南漢山城,被圍四十餘日後出城投降並定下城下之盟。
盟誓約定朝鮮“永絕明朝”,向滿清進貢糧食,並出兵協助八旗兵攻打大明。
為了保證朝鮮人履行盟誓,李倧的世子和次子,朝鮮所有高級文武官員的長子,都送到瀋陽作為人質。
次年,皇太極向朝鮮徵兵。
朝鮮人把非暴力不合作策略發揮到了極致。
朝鮮國王調兵時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
武將們不是稱病,就是和同僚鬧矛盾,搞出內部不和的局面。
隨後又表示朝鮮的牲口發生了大規模的瘟疫,無法運輸物資。
軍隊沒有物資就打不了仗,藉此推遲出兵。
類似的理由還有江水漲溢,道路泥濘難行等...
被迫出兵後,朝鮮又使用了新招數。
滿清讓朝鮮準備一萬石糧食給八旗兵使用,結果朝鮮的運糧船先是遇到海盜,隨後又遇到了暴風。
等糧食送到八旗兵手裡時,經過清點發現只有六百三十三石。
運抵率低達百分之六!
松錦之戰
時,滿清命令朝鮮出動水師封鎖遼西海面,阻攔明軍水師運糧,順便再給八旗兵運一萬石糧食。
朝鮮國王任命林慶業為舟師上將,率領五千水師並攜帶一萬石糧食前往錦州。
林慶業是朝鮮民間供奉的三大軍神之一,在當時有朝鮮岳飛的美譽。
他和當時的大部分朝鮮人一樣,都以神宗皇帝再造之國,神宗皇帝所活之民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