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第3頁)

 崇禎嘴角微微上揚:“朕讓內帑在陝西開了一家大明錢莊,可以用銀子換府庫的銅錢。”

 銀換銅?

 不出是意外肯定是虧本的買賣。

 想到這,範景文忽然心生警惕。

 據他所知,眼前這位大明皇帝從不做虧本的生意。

 今天這是怎麼了?

 崇禎一本正經的說道:“據朕所知,陝西全年的賦稅總額是一百八十萬兩白銀。朕已經在陝西準備了二百萬兩銀子,足夠他們應付局面。”

 “可是陛下會因此虧錢的!”範景文提醒。

 崇禎大度的笑了笑:“朕是大明的皇帝,朕虧錢說明百姓賺錢,朕高興還來不及呢。”

 “額...”範景文思考片刻後想起了最關鍵的問題:“敢問陛下想讓臣和內閣配合什麼?”

 “讓地方官府全力支持大明錢莊的業務。”崇禎露出了狐狸尾巴。

 “例如?”範景文開始試探。

 “鑄幣讓利!”

 “陛下就這一個要求?”範景文很是詫異。

 “目前就這些,至於讓利多少你和呂大器商量著來,只要別讓朕虧太多就行。”崇禎點頭。

 鑄幣有百分之六的利潤,其中百分之三上交朝廷,剩下的百分之三留給當地官府作為小金庫,

 崇禎為了不露出真正的尾巴,故意說出了鑄幣讓利的話。

 至於讓利多少,他並不在意。

 因為他的目的從來都不是鑄幣的利潤,而是土豪士紳口袋裡的錢。

 之前他在京師通過收售銅錢割了勳貴士紳幾茬韭菜,多少有了些經驗。

 現在他要在陝西搞一次大的。

 範景文很感激,對著崇禎下跪:“臣替呂大器和關中百姓謝過陛下。”

 “不用客氣!”崇禎走上前將範景文攙扶起來。

 他心中慚愧自然受不起範景文的這一跪。

 其實崇禎這麼做還有兩個目的。

 一是看看貨幣改制是否行得通!如果行得通,就全國推進。如果行不通就暫且不行,等待新機。

 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二是看看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為將來的全國推廣積攢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