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第2頁)

 “很簡單...”崇禎說話間站了起來:“關中百姓繳納秋糧時既可以上交銀子,也可以上交銅錢。”

 “這...”範景文一時不知這件事是好還是壞。

 真這麼做的話,朝廷恐怕在關中收不上一兩銀子,交上來的全是銅錢。

 銀貴銅賤。

 不管手裡有沒有銀子,當地的官員,士紳,百姓會毫不猶豫地留下銀子上交銅錢。

 “關中百姓不會連銅錢都拿不出來吧?”崇禎反問。

 “拿得出來,拿得出來!”範景文回答崇禎的問題後低著頭快速思考。

 他當然不是考慮關中百姓的態度,而是思考這個政策對朝廷和時局的影響,尤其是對貨幣改制的影響。

 “陛下的計劃是?”範景文腦袋裡有點亂,無奈之下低聲詢問起來。

 “計劃很簡單,告訴呂大器在徵收賦稅時既收銀子也收銅錢。”崇禎回答。

 “嗯...”範景文優化了一下措辭,“徵收銅錢按照什麼兌換比例徵收?官面上一兩銀子兌換七百七十文,可實際兌換比例是一兩銀子兌換一千五百文。”

 “一比一千!”

 “可這和官制不符。”

 “那就改官制,正好要進行貨幣改制,連同兌換比例一併改了。”

 “可是...”範景文又有了新的問題,“可是陛下,收上來的銅錢怎麼處理?”

 不是他囉嗦,而是茲事體大。

 他是內閣首輔,不想在任職期間出岔子導致朝堂和地方混亂,所以必須謹慎對待。

 “之前的銀子是如何處理的?”崇禎問。

 “一部分留在當地府庫用於發放官員的俸祿,士兵的軍餉等。剩下的押解進京,收歸國庫。”

 “像之前一樣不就行了?”崇禎反問。

“可是...”

 “你怎麼說又可是...”崇禎被範景文一個又一個的可是弄煩了。

 “咳咳,”範景文輕咳兩聲後改口道:“但是...”

 崇禎:......

 “說吧,直接說完!”崇禎無奈地嘆了口氣。

 “官員也好士兵也罷,他們只認銀子不太認可銅錢。所以沒辦法用這些銅錢給官員發俸祿,給士兵發軍餉。”

 “那就給他們發銀子...不,發大明圓寶!”

 “可是...”範景文又來了,“錢從何來?地方府庫沒多少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