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第3頁)

 “此事你一人做不了主,去和戶部商量商量吧。”崇禎說完這句話坐到龍椅上閉目養神。

 王家彥愣住了。

 他沒搞明白這件事為什麼要和戶部商量?

 撤兵雖然需要戶部協調行軍錢糧,但也只是例行公事,並不需要商量,更不需要在朝堂上商量。

 戶部尚書方岳貢笑呵呵地朝王家彥拱了下手:“王侍郎,陛下說的是遷徙百姓(移民)之事。”

 “啊?”王家彥下意識地張開嘴。

 方岳貢接著說道:“現在很多地方的情況和洪武初年相似,尤其是關中,河南等地久經戰亂,荒無人煙。地沒人種就會荒廢,更無法收租稅。所以當務之急是遷徙百姓到這些地方,讓他們種地生孩子。”

 “人口越多,耕種的地就越多,朝廷徵收的賦稅也就越多。”

 “那...和兵部有什麼關係?”王家彥短時間內還沒反應過來,再次問道。

 方岳貢再次笑呵呵地說道:“陛下的意思是想辦法將一部分川軍留在關中,有他們在既能防止流賊復叛,又能填補當地人口,儘快恢復耕種。”

 王家彥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慚愧,慚愧!”

 接下來,朝堂開始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

 其實也沒什麼好討論的,無非就是以軍屯的形式留人。

 軍屯有三種形式,

 一是戍田。

 部隊且耕且戍,耕戰兼顧。

 二是屯軍。

 從部隊中抽出一部分人專門從事屯田墾種。

 第三種是明朝的軍戶制度。

 每戶出一人參軍,其家人可以種軍田。種軍田不用交田租和賦稅,但是要交裡甲正役和其他雜稅(有些稅理論上不用交,但是在實際過程中不按理論辦事,所以明朝中後期的軍戶承擔的雜稅特別高,導致軍戶逃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