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764章(第2頁)
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想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少則三四年,多則甚至十來年。
至於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到戰前的水平,那就要看老天爺賞不賞飯了。
次日清晨,崇禎揉著發酸的老腰起床鍛鍊。
做完一套廣播體操後,崇禎洗漱上朝。
朝堂上,眾臣先是祝賀這場大勝,緊接著兵部開始論功行賞。
不過在論功行賞之前,王家彥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陛下,四川、湖廣,雲南、貴州四省總督秦良玉再次發來公文,說闖賊已死關中已定,諸降將亦無復叛之意。川軍在外征戰多年,思鄉心切。秦良玉本人也年事已高無法征戰,請求告老還鄉,並請陛下恩准川軍回川。”
“秦良玉...”崇禎默唸這個名字的時候眼眶有些溼潤。
這位七旬老嫗幫大明朝幫的太多了。
播州之役打過楊應龍,遼東打建奴,北京勤王救駕,參加過奢安之亂,在河南,湖廣,四川,關中等地與流賊鏖戰。
現在她想告老還鄉,豈有不同意的道理?
崇禎盯著王家彥問:“兵部是什麼意思?”
王家彥將提前準備好的詞在腦袋裡過了一遍後說道:“兵部的意思是秦良玉可以告老還鄉,川軍也可以回四川與家人團聚,不過不是一起回去,而是分批迴川。”
“川軍在關中有十萬五千餘人,第一批撤回五萬五千人,留下五萬。”
“明年中秋節前撤回第二批兩萬人,留下三萬。”
“明年年底前再撤兩萬人,留下一萬。”
“後年年底前撤回最後一批一萬人。”
崇禎先是點頭隨後搖頭。
兵部的方法看起來既能穩定關中形勢,又能照顧士兵情緒。
但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王侍郎,”崇禎開口道。
“臣在!”王家彥躬身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