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20章(第2頁)
但雙方戰馬速度太快了,眨眼間就到了眼前。
大部分戰馬會循著戰馬與戰馬之間的縫隙鑽出去,少部分戰馬會因為無路可走而緊急剎停,將它們身上的騎兵摔下馬。
明軍一前一後兩個橫隊,前隊快速衝鋒將建奴陣型打亂,並依靠速度優勢將對方砍死砍傷。
後隊速度則比前隊慢一些,在前隊衝鋒過後的路上對建奴傷兵進行補刀。
僅僅一個衝鋒,建奴騎兵就損失了二三十人,更有四五十人身上掛了彩。
八旗兵則在匆忙之中射出箭矢,一邊用長弓抵擋明軍,一邊拔刀迎戰。
遏必隆畢竟是鑲黃旗人,早就見慣了大場面。
在將手中的箭矢射向明軍後,他伸手拔出了馬刀,並高高舉起。
後面的八旗兵見狀立刻效仿,跟在遏必隆身後發起衝鋒。
“殺啊!”咆哮聲被震耳的馬蹄聲淹沒,雙方短兵相接。
騎兵之間的纏鬥不是站在原地你砍我一刀,我劈你一下。
而是雙方騎在馬上,保持著隊形,一邊跑一邊打。
只有打到後期或者殺紅眼的時候才會導致陣型散亂。
遏必隆要的就是這種局面,他想與明軍混在一起進行近身肉搏,而不是騎在馬上邊跑邊打。
因為他身後還有一萬多滿蒙騎兵,他們會在恰當的時機衝進來將這些明軍殲滅。
前提是陣型散亂,雙方纏鬥。
馬岱深知此理。
他一邊讓戰馬勻速奔跑,一邊身先士卒左劈右砍。
雙方的隊形都變成了一列縱隊,八旗兵在前面跑,明軍在後面追。
忽然。
八旗的扛旗兵向右轉了一個大圓圈,朝後面明軍隊伍的中間直直紮了進來。
這是騎兵經典的8字戰術。
明軍隊伍中間的騎兵沒有任何驚慌,在一個參將的帶領下,後半隊調轉方向對著八旗兵的扛旗兵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