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20章
第一波箭矢剛剛射出,八旗兵紛紛從箭袋裡抽出箭矢,再次張弓搭箭。
與騎兵對戰,四十步射第一箭是八旗兵的慣例。
因為雙方騎兵是面對面衝鋒,第一箭射出後雙方的距離會來到二十多步。
伸手去箭袋拿箭,張弓搭箭大概需要兩到三秒。(這裡用現代時間換算,否則解釋不清。)
而這兩三秒後,雙方的距離又會減少到十多步。
此時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簡單瞄準後放箭;另一個是精確瞄準五步射面。
破空聲不斷,雙方騎兵紛紛中箭。
有人肩膀中箭,有人大腿中箭,還有人胸口中箭。
甚至有極個別騎兵被箭矢射落馬下。
由於騎兵的弓威力並不大,再加上有甲冑保護(不同部位甲冑厚度不一樣),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沒受傷,或者受了一些輕傷。
三十步!
明軍第二波箭矢刺破空氣,朝建奴射了過去。
副將馬岱用最快的速度向左右看了看,除了身邊的扛旗兵身上插了不少箭矢,其他人身上並沒有明顯傷痕。
由於扛旗兵和他一樣都穿了暗甲,所以並沒有受傷。
射完箭後明軍紛紛將弓放進弓囊裡,右手向下,抓住了馬刀的刀柄。
這個小動作被遏必隆看的清清楚楚,此時他正左手持弓右手拿箭,瞄準扛旗兵身邊的明軍。
明軍想肉搏!
他快速將箭矢射出去,對著身邊兩個扛旗兵往左右揮手。
意思是兩人一個往左,一個往右,製造一個缺口把明軍放出去,不給明軍肉搏的機會。
二十步!
明軍同時拔刀,催動胯下戰馬用最快的速度衝了上來。他們抓著韁繩的左手高高舉起,儘量用手部和肘部遮擋面部。
畢竟近距離的貼臉箭死亡率極高。
“殺!”帶頭的扛旗兵喊破了喉嚨!
遏必隆的本意是製造一個缺口把明軍放出去,然後重整隊伍再次嚮明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