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3頁)

 投名狀沒了,他心裡沒底。

 政治遊戲的規則是少數服從多數,現在皇帝和大部分官員都同意太子南遷。

 這件事已經無法逆轉了。

 只是他想不明白,換做平時崇禎肯定會猶豫不決,要麼召內閣後殿商議,要麼回宮後左思右想。

 今個兒這是怎麼了?竟然在朝堂上做了決定!

 “陛下!”魏藻德試圖喚醒曾經那個猶豫不決的崇禎。

 “朕意已決!”崇禎一口回絕魏藻德,繼續說道:“去往南京的官員務必認真輔佐太子,留在京師的全力協助朕,一起抗擊流賊!”

 “是!”四十多個官員同時回應。

 “現在說第二件事。”崇禎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剛才朕讓人算了算,京營守軍的餉銀,加上募兵的錢,有一百五十萬兩銀子的缺口。”

 “現國庫空虛,無錢可用。都說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為了抗擊流賊,眾卿想想辦法!只要湊得百萬白銀,就能守住京師!”

 文武百官非常默契的同時低下頭。

 關於銀子的話題從崇禎元年一直延續到崇禎十七年,國庫每年收的錢入不敷出,如果沒有萬曆一朝攢的內帑錢,軍餉早就不夠了。

 皇上讓他們湊錢,怎麼湊?去哪湊?

 如果能湊到錢,大明朝也不至於被一夥流賊攪得天翻地覆。

 見眾人不說話,崇禎假笑道:“既然眾卿沒有辦法,朕倒是有個主意!”

 “請萬歲明示!”內閣首輔雖然有些不情願,但還是第一時間和皇帝打起了配合。

 “捐錢!”

 在場的文武官員繼續沉默,老套路了,自崇禎十六年起捐了不知多少次。

 “眾卿有沒有捐銀子的?捐銀者升官加爵!”崇禎表面上著急,內心是另一種想法:眾卿,朕給你們機會了,你們把握不住可別怪朕!

 李邦華第一個站了出來,他清楚,崇禎要動手了。

 “臣李邦華,萬曆三十一年入仕為官,家裡的一分一毫都來自朝廷,現朝廷有難,臣願將家產悉數奉上,以助剿賊。”

 “好!李邦華忠心可鑑,朕大大有賞!”崇禎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