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白蓮教(第2頁)

 從此刻開始,白蓮教才產生了造反起義的傳統。

 歷史上,白蓮教也不是沒有成功過。

 元朝末年,白蓮教眾以焚香作為主要儀式,因此他們漸漸以“香軍”聞名於世。又因為這些教徒使用紅色旗幟,並以紅巾裹頭,他們也被稱為“紅巾軍”。紅巾軍的首領“小明王”,就是當時白蓮教的首領。

 “明王”一詞,起源於佛教,但紅巾軍中的“明王”指的是白蓮教義裡的“彌勒佛”。就連大明朝的“明”,也和白蓮教脫不了關係。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出自紅巾軍,只是建國以後,又將白蓮教定為邪教,拼命打壓。

 大乾的開國皇帝李錦也和朱元璋一樣,和白蓮教淵源頗深,建國前後對白蓮教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態度。

 歸根到底,白蓮教的教眾絕大部分是底層百姓,在社會矛盾加劇的時候,天然就站在統治者的對立面。

 那麼,白蓮教為什麼能夠吸引如此多的底層百姓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老百姓生活的不好,有些甚至無法生存下去,對現實世界感到絕望。

 白蓮教倡導彌勒降世,拯救世人,一邊宣揚著對現世的不滿,一邊使信徒們確信,光明的力量很快就會戰勝黑暗,征服世界。

 絕望產生希望,因此,普通百姓就愈發願意在絕望的情況下鋌而走險,跟隨那些自稱為“彌勒”轉世或“明王”化身的首領們加入叛亂。

 它的本質,是披著神秘色彩的農民起義。從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到張角的黃巾起義,唐末的黃巢起義,北宋方臘起義,元末的紅巾軍起義,乃至於後世的太平天國起義和義和團運動,本質都是一樣的。

 活動的發起人或者信仰,都有些神秘色彩;活動的參與者,大多數都是底層群眾。

 這些起義有些失敗了,有些成功了,但最終都會走向失敗。

 勝利之後的紅巾軍就不再是起義時的紅巾軍了,成為皇帝之後的朱元璋,他再也不是曾經吃不起飯的小沙彌了。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是由一批人,換成了另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