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上槑 作品
第684章 無不能改(第2頁)
到了異域之後可呈交本國公憑申請貿易,蕃商來貨貿易亦需持本國公憑方可。
毫無疑問,今後市舶收入將會是大宣朝財政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
而與之相關的造船、航海等業,也都將受到重視和發展……
新朝本就該有新氣象,姜佛桑卻也明白,有些事做得,有些事尚做不得。
譬如在王權尚不夠穩固的時候過於打壓權貴,無異於自取滅亡。是以每一道政令她都踩著那些人的底線儘量周旋,避免過多觸及大族豪右的利益。
明升暗降也好、自設阻礙也罷,多繞幾道彎,溫水煮之,等有一日那些人反應過來,為時已晚……
礙於此,有許多計劃都只能暫書於紙上、藏於她心中,而不能付諸於行動。
譬如實行府兵制,宗室不設親兵衛隊,豪族不許豢養私兵部曲……
譬如對現有州縣大加省並,每州皆設監察御史……
再譬如由朝廷直接向百姓授田……
她也想以最短的時間使的大宣上安下順、弊絕風清、民富國強,但同時她心裡也清楚,這些並非是能一蹴而就的。
需要時間,也需要時機。時機可能很快就到,也可能要幾年十幾年後,但總會到的。
自五省六部設立以後,女君輕省了少許,卻也仍是忙碌。
上午過問鹽井陂池之事,下午問津水利水脈之事;昨日才去軍器監看了新式弩造的如何,今日又來了元女廟。
元女廟已非昔日的元女廟,變作了“五仁譯院。”
女君在詔令各州興辦公學的同時,還令近海州縣置譯語學官,主管蕃語的教授與學習。此舉不僅是為邊州處理日常事務培養翻譯人員,也是為即將到來的海上貿易潮做準備。
今後不僅僅只有譯令,從朝廷到地方,譯語人將成為正式的官員,在承擔更多職能的同時,若翻譯不實也會被論罪處理。
王城的五仁譯院算是一個示範。
各州公學沒有限女子入讀,五仁譯院就更不可能設此限制了。加之衡陽君也進了譯院聽講,一時間引得大家女郎紛紛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