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大俠 作品
第37章 濃墨重彩(第2頁)
不禁嘆了口氣,一時衝動,又多了一位需要伺候的爺。
拍了拍馬脖子,李雲年拉著周宜往山坡上走去。
上坡的小徑只有一條,之字形,三尺來寬,由一塊塊石板鋪成。
拾級而上,竹林幽深,四周靜謐如水。腳下煙霧繚繞,宛如置身仙境!
踏上坡頂之後,眼前豁然開朗。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山坳,中央一個一頃見方的大湖,湖面如鏡,也冒著絲絲熱氣!
圍著湖水,林木森森,鬱鬱蔥蔥地連成一片。湖對岸,地勢逐步抬高。半山腰的山林間,隱約能看見散落在各處的屋簷瓦脊,閣樓臺榭。
一個水榭,四角攢尖的亭子。亭旁一條木廊,二十餘步長,延伸至湖水中。
近處湖水清澈,偶見小小魚群遊過。遠處白煙升騰,霧氣渺渺,看不太真切,對岸隱約還有一個類似的水榭輪廓。
坐船的話,確實能省下不少腳程。
李餘年不禁感嘆:“此處四季常青,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能在京城近郊佔這麼一塊寶地,必不是凡人!”
“是啊,當世大儒,門生無數的前宰相,宋彥青。”
“啊?你知道的啊!”
“是啊,你又沒問!嘻嘻!”
看李餘年吃癟,周宜笑得很開心。
李雲年正襟立正,朝著對岸,俯身作了個大揖。
“宋相高潔,與先帝相得益彰。在他二人治下,大遂承平幾十年,百姓生活富庶,無人不是感恩戴德!”
“你一介武夫,還留心這些?”
“書還是要讀的,不讀書不知事!”
忽然,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好一個不讀書不知事!哈哈哈!”嗓音滄桑,笑聲爽朗!
一股清風吹過,湖面霧氣散開。遠處響起划水聲,一艘小船破開平靜的水面,緩緩向岸邊靠了過來。
船頭立著一位老者,個頭不高,身板挺得筆直!
頭髮雪白,挽起髮髻,戴一頂軟布巾冠。
天庭極其飽滿,高顴骨,白眉白鬚,眉角長且下垂。
圓龍眼,目光明亮,
中懸鼻,鼻樑筆直,鼻翼飽滿有肉。
嘴唇寬厚,山羊鬚。
著一身右衽寬袖灰色素袍,系青色翠玉腰帶,腳下一雙黑布靴。
穿著低調,氣韻不顯!
擁有類似大佬氣質的,認識的人之中,還有一個,國師沈問!
周宜高興地朝著那邊揮舞雙手,高聲喊道:“宋伯伯!”
李餘年汗顏,正身作揖!等候小船靠岸。
“臣,宋彥青,叩請公主金安!”
宋彥青一步踏上木廊,叩首便拜!周宜滿臉焦急,攔都攔不住!
好不容易將他扶起,四目相對。周宜雙眼含淚,輕聲叫著宋伯伯。
宋彥青雙眼溼潤,輕拍周宜的手背,說道:“你總也不來,宋伯伯這把老骨頭就怕等不到喲!”
周宜鬆開手,破涕為笑。說道:“孃親說不能來,怕皇兄猜忌。我也不敢來,每每想到宋伯伯就會想到父皇,會傷心!”
“好孩子,連累你受苦嘍!”宋彥青看著周宜,滿眼慈愛。
宋彥青是高祖晚年提攜的青年才俊,天子門生。年長文帝幾歲,是高祖留給文帝周熙的治世能臣。
與文帝同為讀書人,且志同道合。表面上是君臣典範,私底下更是相交莫逆。
周宜小時候時常跟在先帝身邊,見的最多的便是宋彥靑。一直以伯伯相稱,文帝深以為然,且令不許改口。
周宜轉頭要介紹李餘年。
卻被宋彥青接過了話頭:“李餘年,交洲人氏,皇帝新封的武散官九品仁勇校尉,昨夜設局平亂的主策劃。皇帝雖然把你壓下來了,不過今日之後,這長安城必有你濃墨重彩的一筆。”
“宋伯伯,什麼濃墨重彩的一筆?”周宜不解的問道。
“鮮衣怒馬,攜公主縱馳朱雀天街!試問這天下能有幾人?”宋彥靑回道。
周宜羞紅了臉。
李餘年埋頭作揖,頭低得不能再低,像是犯了錯的學生。內心驚詫於宋彥青的消息網竟傳遞得如此之快!自己二人馬不停蹄,剛剛停在這山腳下歇腳片刻,消息卻已經到了!
“不說這個了,來,上船,老朽略備薄酒,吃完再走不遲!”
三人上船,宋彥青站在船頭。一股清風盪開,小船竟自動行駛起來。
周宜突然回過味來,驚訝地問道:“不對啊!我和餘年哥剛剛跑出城門,宋伯伯怎麼就知道了!”
“保密,保密!哈哈哈!”宋彥青笑道。
小船突然加快速度,周宜一個踉蹌,李餘年趕忙上前扶住周宜的身子。
拍了拍馬脖子,李雲年拉著周宜往山坡上走去。
上坡的小徑只有一條,之字形,三尺來寬,由一塊塊石板鋪成。
拾級而上,竹林幽深,四周靜謐如水。腳下煙霧繚繞,宛如置身仙境!
踏上坡頂之後,眼前豁然開朗。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山坳,中央一個一頃見方的大湖,湖面如鏡,也冒著絲絲熱氣!
圍著湖水,林木森森,鬱鬱蔥蔥地連成一片。湖對岸,地勢逐步抬高。半山腰的山林間,隱約能看見散落在各處的屋簷瓦脊,閣樓臺榭。
一個水榭,四角攢尖的亭子。亭旁一條木廊,二十餘步長,延伸至湖水中。
近處湖水清澈,偶見小小魚群遊過。遠處白煙升騰,霧氣渺渺,看不太真切,對岸隱約還有一個類似的水榭輪廓。
坐船的話,確實能省下不少腳程。
李餘年不禁感嘆:“此處四季常青,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能在京城近郊佔這麼一塊寶地,必不是凡人!”
“是啊,當世大儒,門生無數的前宰相,宋彥青。”
“啊?你知道的啊!”
“是啊,你又沒問!嘻嘻!”
看李餘年吃癟,周宜笑得很開心。
李雲年正襟立正,朝著對岸,俯身作了個大揖。
“宋相高潔,與先帝相得益彰。在他二人治下,大遂承平幾十年,百姓生活富庶,無人不是感恩戴德!”
“你一介武夫,還留心這些?”
“書還是要讀的,不讀書不知事!”
忽然,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好一個不讀書不知事!哈哈哈!”嗓音滄桑,笑聲爽朗!
一股清風吹過,湖面霧氣散開。遠處響起划水聲,一艘小船破開平靜的水面,緩緩向岸邊靠了過來。
船頭立著一位老者,個頭不高,身板挺得筆直!
頭髮雪白,挽起髮髻,戴一頂軟布巾冠。
天庭極其飽滿,高顴骨,白眉白鬚,眉角長且下垂。
圓龍眼,目光明亮,
中懸鼻,鼻樑筆直,鼻翼飽滿有肉。
嘴唇寬厚,山羊鬚。
著一身右衽寬袖灰色素袍,系青色翠玉腰帶,腳下一雙黑布靴。
穿著低調,氣韻不顯!
擁有類似大佬氣質的,認識的人之中,還有一個,國師沈問!
周宜高興地朝著那邊揮舞雙手,高聲喊道:“宋伯伯!”
李餘年汗顏,正身作揖!等候小船靠岸。
“臣,宋彥青,叩請公主金安!”
宋彥青一步踏上木廊,叩首便拜!周宜滿臉焦急,攔都攔不住!
好不容易將他扶起,四目相對。周宜雙眼含淚,輕聲叫著宋伯伯。
宋彥青雙眼溼潤,輕拍周宜的手背,說道:“你總也不來,宋伯伯這把老骨頭就怕等不到喲!”
周宜鬆開手,破涕為笑。說道:“孃親說不能來,怕皇兄猜忌。我也不敢來,每每想到宋伯伯就會想到父皇,會傷心!”
“好孩子,連累你受苦嘍!”宋彥青看著周宜,滿眼慈愛。
宋彥青是高祖晚年提攜的青年才俊,天子門生。年長文帝幾歲,是高祖留給文帝周熙的治世能臣。
與文帝同為讀書人,且志同道合。表面上是君臣典範,私底下更是相交莫逆。
周宜小時候時常跟在先帝身邊,見的最多的便是宋彥靑。一直以伯伯相稱,文帝深以為然,且令不許改口。
周宜轉頭要介紹李餘年。
卻被宋彥青接過了話頭:“李餘年,交洲人氏,皇帝新封的武散官九品仁勇校尉,昨夜設局平亂的主策劃。皇帝雖然把你壓下來了,不過今日之後,這長安城必有你濃墨重彩的一筆。”
“宋伯伯,什麼濃墨重彩的一筆?”周宜不解的問道。
“鮮衣怒馬,攜公主縱馳朱雀天街!試問這天下能有幾人?”宋彥靑回道。
周宜羞紅了臉。
李餘年埋頭作揖,頭低得不能再低,像是犯了錯的學生。內心驚詫於宋彥青的消息網竟傳遞得如此之快!自己二人馬不停蹄,剛剛停在這山腳下歇腳片刻,消息卻已經到了!
“不說這個了,來,上船,老朽略備薄酒,吃完再走不遲!”
三人上船,宋彥青站在船頭。一股清風盪開,小船竟自動行駛起來。
周宜突然回過味來,驚訝地問道:“不對啊!我和餘年哥剛剛跑出城門,宋伯伯怎麼就知道了!”
“保密,保密!哈哈哈!”宋彥青笑道。
小船突然加快速度,周宜一個踉蹌,李餘年趕忙上前扶住周宜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