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大俠 作品
第37章 濃墨重彩
今日的小朝會改在太極殿,各部大員是知曉的。因為他們昨夜壓根沒回家,連夜辦公至天明。
當四品以下的官員陸續上殿後,有些茫茫然,被太極殿莊嚴古樸的氣息壓得惴惴不安!這些官員裡年輕一些的,這輩子都沒來過太極殿。
往日裡站得滿滿當當的朝堂,今日站的有些稀疏。昨日還站在身側的同僚,如今卻不見了蹤影。生死未卜,不禁讓人心驚肉跳!
消息傳播得很快。
這群大遂最聰明的人,昨夜絞盡腦汁地想把自己從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擇出來,為此打好了一肚子的腹稿。
大殿裡安靜的針落可聞,右相裴元忠站在群臣首位,閉目養神。
皇帝先開了口,說道:“昨晚的事,想必眾卿家都已知曉了。朕的舅舅,驃騎將軍虞衡,意外沒了。大將軍生前為大遂殫精竭慮,立下汗馬功勞。今日便先議一議,國舅爺的身後事該怎麼處置比較妥當,諡號該怎麼封?”
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聲音起此彼伏。那些打了一肚子腹稿的聰明人,顯然白準備一場。
沈問暗自嘆了一口氣,眼下算是確認了,陛下果然是容不下李餘年的。
一邊以雷霆手段剪除虞衡在京中的黨羽,鞏固自己的皇權,收穫既得利益。一邊借虞衡的後事規格和諡號來表明態度,以安撫虞衡在軍中培植的將領們。
既然要抬高虞衡,自然就不能重用李餘年。
假如不是李餘年手握大遂最高戰力,被栽贓落罪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些事情國師說不上話,他來上朝,旁聽罷了,象徵意義大過於實際意義。
此時,一名小內官急匆匆地從殿外傳了一紙書信進來。
皇帝讀完後神情複雜,命身旁大內官將書信遞了過來。
國師讀完,不禁露出苦笑,抱拳替李餘年給皇帝告了個罪。李餘年縱馬兩街,踢翻明德門守將,帶著玉真公主出城去了。
自南門外城郭牆,至遙望可見的終南山山脈,中間夾著的便是京城的南郊。
南郊的地勢相對平坦,清流密佈,沃野千里。人煙稀少且多澗溪池塘,城中貴族多在此建有園林別院,莊園瓦舍。
一座座寺院佛塔星羅棋佈,梵音繚繞,香菸渺渺。
尤其是終南山腳下,是文人墨客莊園別墅扎堆的地方。右相裴元忠的城南莊就素有清氣浮竹,白光虛空的美名。
李餘年二人出了明德門,漫無目的,繼續奔行了十餘里,慢下了腳步。
四周清新幽靜,馬兒略顯疲態。
周宜莫名其妙地,突然笑了起來。這一笑便一發不可收拾,香肩亂顫,幾乎上氣不接下氣。
“你這丫頭,怕不是顛傻了吧?”
“我想起咱們上次跑得這麼快的時候,是在野豬嶺。那隻母野豬蹲了我們一夜,突然躥出來的時候,我眼淚都嚇出來了,還跑丟了一隻鞋,哈哈哈!”
“還有臉說,都說了不要急著去收網了,還直愣愣地衝了出去!”
李餘年想起哇哇大哭,跑得飛快的周宜,也覺得莫名的好笑。
二人好不容易收住笑意。
李餘年突然一本正經地說道:“你把眼睛閉起來,我送你個禮物。”
“什麼啊?”周宜將信將疑,閉上了眼睛。
“可以了,睜開吧!”
周宜看清眼前的東西,瞬間憋得滿臉通紅!最終還是沒忍住,再次放聲大笑了起來。
一隻小小的繡花鞋,正是當年野豬嶺跑丟的那隻。
李餘年翻身下馬,牽著,步行離開了主路,往前方的一座矮原走去。矮原坡度適宜,種著一片廣袤的竹林。
竹林中白煙縈繞,彷彿給斜坡蓋上了一層薄薄的棉絮。抬眼四顧,一片凋零,那竹林便是這冬日裡,唯一的一抹綠色。
吸引李餘年注意的,是山腳下的一汪池水。冒著絲絲熱氣,白煙一尺來高,隨著微風,歪在一邊。
“溫泉水!”
李餘年一把接住從馬上跳下來的周宜,看著她一溜煙地跑向遠處的溫泉。
近看水池,人工痕跡嚴重。
周遭由青石塊圍成,幾條溪水由山坡上蜿蜒而下,最終匯入水池,叮咚作響!幾步入水的臺階,由石塊砌成,方便取水。
被白煙遮蓋的水池旁,立著兩根拴馬柱,放著兩個石槽,原來是故意設置的下馬處。
如果是莊園,卻不見圍牆,這主人也是好生的隨意。
李餘年往石槽裡打了半槽泉水,提出一袋精細飼料,倒入另一個石槽。幹玉米粒,甜菜漿,帶皮的燕麥,加入少許食鹽,再由蜂蜜和在一起,晾乾切成小塊。價值不菲!吃得比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