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紋枰論道(第3頁)
10大學——修身之道
修身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過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發展之道;致知就是獲取知識,誠意就是赤誠、真誠、忠誠之心對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修為高深的人,因此,修身的過程,就是探究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就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真誠地對待一切的過程,就是嚴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的過程。為什麼我們大多說要像紅帥學習?因為大多人認為紅帥的原型是劉邦。漢高祖劉邦從混混,亭長,沛公,漢王,皇帝,他自身是個修的過程,階段性的合理調整。在兵卒位置做好兵卒之事,在仕相位置就做好仕相的事。
11易經——天地之道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謂天地之道,也不過是自然法則。你若遵從了——便能遺世獨立,飄飄欲仙:返之則——萬劫不復,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輪迴之苦,卻非人力所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註定,天意實屬難違。仔細想想,可也不就是這樣的麼?故,天地之道在於人心。紅帥為乾,黑將為坤,象棋可以看成多種形態。
12禪宗——死生之道
死生間觀節,細微處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個生的開始,生亦是另一個死的結束。故,生則生、死則死,豈能賴著不死或就是不生?故來之則應,去留無意,隨緣而行,不糾結、不著相。象棋以和為貴,並不單指下棋雙方握手言和,盡人事聽天命,努力之後,問心無愧,敗又有何妨?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面對高於自己的棋手,盡力而為。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餘良聽了,撓了撓頭。對於“劉半仙”這番高論,他很是佩服,但一時之間,也很難做到完全領會和吸收。
“劉半仙”一看餘良這種神情,於是微微一笑,說道:“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貪多嚼不爛’,這些東西,小友以後慢慢去領會就行了,千萬不要急於求成。老夫這個年紀,也只領會了其中的七七八八,裡面的一些精妙之處,也還始終無法參透。所以人生中有許多事情,觀其大略即可,不必去鑽牛角尖。大道至簡的道理,不知小友聽說沒有?”“劉半仙”向餘良問道。
“大道至簡?”餘良搖搖頭,他還真沒有聽說過。
喜歡我的愛一生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