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紋枰論道(第2頁)
3莊子——養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義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慾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
人生要學會平和心,喜樂心,慈悲心。開局時,為什麼士相靠帥將近一些?理論上講車馬炮戰力強更靠近將帥。為什麼士相反而更靠近將帥?此問題留給棋手自己考慮。
4孟子——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屬於強勢,臣屬於弱勢,其關係由強勢君主導。君講禮,臣講忠,故君臣之道在於禮。君禮於臣,臣必忠;臣忠於君而君不禮,其忠必退。棋枰之中,帥為君,其餘六子為臣。可以看成軍事遊戲,也可看成一個國家。家庭,企業,國家上下團結一心。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不怕外敵,就怕內亂。
5荀子——學習之道
可概括為七個方面。一是蛻:學習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應該不斷地有所發明,有所進展,日漸而月進,並且使之產生質變。二是虛:虛指的是學習態度。虛者,虛心、謙虛也。三是一:‘一’是專一、專心致志的學習,‘學之道,貴以專’。四是靜:‘靜’,指的是心要靜,
而摒棄一切雜念。五是積: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六是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有了好的老師,便可以好學,‘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七是友:荀子提出,‘學者應親友’,以求得在治學上的‘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即不斷地得到批評和指正,而日有所成。帥將從何而來?從兵卒而來,五兵卒為什麼最後只有一位能坐?算起來就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概率。己方其他兵卒過河作何解釋?其他兵卒已升級為車馬炮士相。這就好比一起創業的團隊,公司擴大後,只能有一個總經理,其他人為副總。蛇無頭不行,但多頭則敗。人都是兵卒從過河後,一步步進化成車馬炮士相,再成為帥將,過程很重要。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家培養子女先把他們放到基層去鍛鍊的原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6孫子——韜略之道
意指文韜武略。中國的韜略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實為傳統文化之瑰寶,歷史遺產之精華。韜略猶如雙刃古劍。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若藏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願學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發揚古道,利國利民。象棋本屬於智力遊戲。調動棋子互相攻伐。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7管子——教練之道
教練猶如一面鏡子,反映當事人的真實現狀和侷限,同時引發對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給對方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教練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棋枰之上,戰勝對方,士相有沒有功勞?並不是進攻棋子作用大,而是士相成全了車馬炮。工作中,有些事讓給更合適的人去做,成全也是種美德。
8韓非子——統馭之道
統馭理論:‘精誠為道,運籌為術,組織為器,人才為本,制度為體,文化為魂’,帶你修煉六個方面的能量,幫你完成從攻城略地到運籌帷幄、從創業有成到基業長青的驚險一躍,成長為新經濟時代的新型領袖。棋枰中,帥將可以直接調譴,但現實並非如此。尤其是空降人才,就要考驗將帥的情商、智商、逆商。在企業中叫管理藝術。
9鬼谷子——權謀之道
權謀,是指在爭奪、鞏固、發展權力的過程中使用的一切靈活應變的手段。權力,是指能夠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的力量。權力帶來財富、地位、榮耀。權謀天然地不受一切仁義道德、公平正義的約束;它甚至沒有任何原則可言,唯壹的原則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權謀的合理性取決於權謀的結果,即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也。棋枰中,高手過招,經常看到給對方設陷阱。這不是陰謀詭計,兵者詭道也,時勢隨時在變化,我們要因時因地因人而改變。我們經常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很多人理解為虛偽。正確的解釋是,見到什麼樣的人說什麼妥當的話。比如,見到農民,我們就說農民的話,見到企業家,就說企業家的話,說合理的話。遇到車屬性的人,馬屬性的人,炮屬性的人。我們該怎麼辦?棋盤中的藝可以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