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告御狀!(第2頁)
為了供養這十六萬士兵,整個東瀛國幾乎可以說是耗盡了國力。
豐臣秀吉癱坐在座位上,揮手示意眾人退下,獨自一人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在想什麼。
……
同年七月上旬,這場聲勢浩大的朝鮮戰役,以明軍絕對的優勢而取得勝利。
豐臣秀吉遞交降表,代表東瀛再次向大明稱臣。
朝鮮王則是申請舉國內附,但卻遭受全國王室貴族一致反對。
加之一些其他原因,隆慶帝也駁回了這個提議。最終加封朝鮮王為忠明郡王,賜大明郡王蟒服。
李如松升任興復留守司正留守,為正二品實權職位,授武勳上護軍。封一等鎮國將軍爵,其餘賞賜若干。
孫承宗升任太子少傅,加授資德大夫,授文勳正治上卿,其餘賞賜若干。
除了以上兩人外,整場戰役中,也湧現出不少勇將立下赫赫功勳。
如盧象升、胡宗憲,以及年輕小將戚繼光等等。均有封賞。
這一戰,也確確實實震懾了諸邊小國,讓他們見識到了什麼叫龍威猶在!
他們可不認為大明能摧枯拉朽打敗東瀛,是因為東瀛菜。
恰恰相反,東瀛的實力很強!豐臣秀吉也是一代雄主!
豐臣秀吉出身於社會的最底層,從一個卑微到塵土中的存在,能夠成為整個東瀛至高無上的存在,可想而知有多厲害。
無論是哪個國家,無論名聲好壞,只要能留名史冊,就已經是無數人要仰望的存在了。
華夏幾千年前就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想。
可東瀛不是,東瀛的階級固化嚴重,尊卑等級觀念強到可怕!
在這種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下,豐臣秀吉成為首個最底層爬到最頂峰的存在,堪稱東瀛開天闢地以來第一人了。
曾經的奴隸變成了統治東瀛的主人。
可以敵視他,可以戒備他,卻唯獨不能貶低他。貶低敵人,就是貶低自己。
但不論怎麼說,這場朝鮮戰役以大明大獲全勝而收尾,因為李如松指揮有方,所以戰役費時不多,國庫耗費不算太大。
因此就連戶部尚書單守才大人,近些日子也多了不少笑臉,甚至拎了只雞上門感謝李如松。
隆慶帝知道後哭笑不得,花點錢簡直像要這老頭命一樣。
……
京城的大街上,薛虹和朱煇兩人正沿著路邊隨意的閒逛。
朱煇看著京城街上的生機勃勃的樣子,頗為感慨:“變化真大啊!我還記得父皇剛登基的那會,還不是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