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飛機研發(第3頁)
“哪有啥辦法,新式的黃蜂發動機我們早就拿到手了,是渦輪增壓式雙層星型12缸風冷發動機,雖然出力達到了1200馬力,可是體積和重量都比原來的大了好多,把機頭的整個空間都佔光了,起落架的位置就只能往後挪了,本來飛機就頭重腳輕的,前面還沒有個東西支撐著,不會拿大頂才奇怪了呢。”肖白朗苦笑著回答道,他也是開飛機出身的,當然知道頭重腳輕不好,但是技術限制就在這裡,有啥好辦法。
“既然發動機在機頭容易出問題,幹嘛不把發動機挪到中間或者後面呢。”姚以價是老大粗出身的,對技術問題不是太精通,聽到是發動機的原因,不由得問了一句,因為在陸軍裡面發動機塞後面是常態了。
“我們之前也是這麼想的,結果有三架發動機後置的試驗機在地面啟動試驗中就燒掉了,飛機發動機和卡車發動機不一樣,大馬力發動機的發熱量很大的,發動機放到後面以後根本沒法散熱,而且飛行員也不喜歡後面有螺旋槳,他們擔心跳傘的時候被螺旋槳打到。”研發工作是李陶庵負責的,聽到問起新飛機的設計,他連忙回答道。
“額,看來風冷發動機只能用現在的佈局了,不過你們有沒有試過用水冷發動機,我們陸軍的發動機發熱量也很大,不過因為用的是水冷技術,對安裝位置倒是不怎麼挑剔。”聽到誰燒了試驗機,姚以價倒是沒有太過奇怪,現在皇家三軍每年的經費相當充裕,加上早早就認識到了技術領先所帶來的優勢,所以對新裝備的研發都比較上心,各自都有一些腦洞裝備在測試,因為太過腦洞引發的事故早就見怪不怪了,只要沒有出現人員傷亡,大家就都不會放在心上。
“我們當然想過了,科學院那邊早就和我們說過了,黃蜂發動機雖然還不錯,但是因為迎風面積大,渦輪增壓器響應速度緩慢,更加適合給巡邏機或者運輸機使用,下一代戰鬥機最好能使用梅林發動機,那是一種二級二速機械增壓式的v型12缸水冷發動機,雖然同樣只有1200馬力最大出力,但是風阻更小而且響應更加靈敏,不過要等過了年之後才能投入使用,我們有點等不及了就先拿黃蜂發動機練手了。”李陶庵的臉色露出了一點尷尬的神色,雖然裝備部開了好幾個研發項目,但是到現在為止還一個成功的都沒有,要是放在其他國家的話,早就斷了經費來源了,也就中國目前不怎麼缺經費,最高領導又鼓勵搞研發,這才能一直撐下去。
“既然這樣的話,新戰鬥機倒是可以先等等,不過海燕式巡邏機應該可以換新黃蜂發動機吧,這款飛機倒是非常實用啊,用來偵察和巡邏還有炮兵校射什麼的很好用,要是能夠升級下發動機,提高一下飛行速度就更好了。”陸軍當中雖然開始組建飛行部隊了,但是也面臨著和海航一樣的問題,那就是最優秀的飛行員都去空軍了,陸航當中能玩俯衝轟炸的很少,所以倒是對輔助型飛機更感興趣一些,至少之前推出的巡邏機他們用著就很順手,隨便什麼菜鳥飛行員都能開上天,而且偵察和校射效果非常出色,贏得了所有指戰員的一致好評,姚以價這個陸軍司令,也就更關心巡邏機一些了。
“新發動機裝上去測試過了,確實海燕式換髮之後速度和載荷都提升了一些,不過之前在南海地區使用中暴露了一些問題,設計院那邊打算繼續改進一下,而且考慮到以後遠洋作戰時候的偵察,必須使用可以摺疊的機翼,這也需要時間去驗證,所以短時間內新式巡邏機不會投產。”雖然新裝備研發沒出啥成果,不過巡邏機改進項目倒是順風順水的,眼瞅著再有幾個月就能定型了,林封心裡還是蠻高興的,畢竟這是第一次不依靠科學院搞出來的成果,還是值得紀念一下的。
“嗯,那就等正式定型了我們再下訂單吧,這個飛艇的話我們陸軍倒是用不著,我還是覺得列車炮用著順手一些,不過以後需要加強一下防空演練倒是有必要的。”討論完了飛機,姚以價又提起了今天的主角,不過明顯露出不太感興趣的神色。
“我們海軍這樣估計也用不上,畢竟我們的目標大部分都在海上活動,用來偵查的話目前的巡邏機就蠻好用的,看來這種新式飛艇應該是你們空軍的買賣了。”林深河同樣也不是很感興趣,畢竟飛艇雖然載彈量高,但是看看那個龐大的體型,還有緩慢的移動速度,低下的打擊命中率,明顯更適合空軍打擊面目標,海軍用起來並不試飛順手。
“呵呵,既然你們不願意和我搶的話,那麼前期飛艇的訂單我們空軍就全要了,只要你們別又反悔了來和我搶就行。”既然陸軍和海軍不喜歡,那麼就最好了,肖白朗非常高興的說道,他決定了,回頭就去先把訂單簽了,有了這樣的打擊利器存在,空軍打擊能力薄弱的環節就補上了,雖然還唱不上豬腳,但是也算是進一步穩定了自己的地位,不在是單純的遠程防空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