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強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會中的反思(第2頁)

  哪怕會德豐置地集團這次相繼和檳城、馬六甲、怡保三市政府簽訂投資協議,今年將會在三市分別建設一座會德豐廣場,預計總投資高達60億港幣,有著前面三個項目珠玉在前,根本就無法掀起什麼浪花。

  這次其實還有幾項投資受一些有心人關注,一是華芯集團與新山市政府簽訂協議,將會投資建設一個晶圓生產基地和一座芯片封測基地。

  另外則是景華科技也同新山市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將會在新山建立顯示器(屏)生產基地。

  另外還有華鴻集團,也簽訂投資協議,將在新山建立電腦和手機組裝生產基地。

  從這可以看出,欣建系產業還在持續向東盟轉移,現在因為技術人才原因,總部和研發基地還沒有動,未來指不定什麼時候,這些企業研發基地和總部也會轉移。

  面對此情此景,霍鷹冬向著一旁的包船王悄聲說道:「我們不能夠再坐以待斃下去,絕對不能夠李建輝為了一己之私而裹挾整個香江資本向東盟轉移。

  繼續這樣下去,東盟在英倫和東華會的幫助下崛起,未來對北方威脅將是巨大的。」

  包船王同樣明白,一些消息他也聽說了,英倫那邊顯然是希望武裝新馬泰甚至是印尼和菲律賓,以提升其在東盟的影響力。

  在馬六甲市的馬六甲造船廠只怕會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會有更多支持給馬來。

  在霍包眼裡,現在的李建輝已經不僅僅只是商人資本家,更是一個野心家,為了自身利益已經完全不顧及祖國和民族的利益。

  西方資本和香江寶島資本是相對恆定的,而目前北方和南洋更多是競爭關係,都需要大量外資進來推動自身經濟發展,一邊多了另外一邊自然也就少了。

  本來按照親近關係,香江資本應該是進入北方的急先鋒,前幾年也確實市值這樣,因此帶動不少西方資本進去。

  然而這兩年形式卻急轉直下,本來應當是進入北方的急先鋒卻成為了進入南洋的主力,這種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力是極其可怕的。

  只是對此,包船王卻沒有任何辦法,前幾天他之所以參與競選工商業協會會長一職,就是希望自己出任會長後能夠影響商界目前的觀念。

  但顯然他的影響力早已無法和李建輝等人相提並論,他的得票不及李國保的五分之一,可以說是一場慘敗。

  「鷹冬,我們現在也只能是聽天由命,李建輝乃至東華會到底怎麼想的,現在也沒有誰能夠清楚。

  對方確實大規模在向東盟轉移,但東華會在北方的投資依舊沒有停止,到目前為止,東華會在北方依舊是外資投資最多的勢力。

  而且就在前天,周冰倩已經再次前往滬市,就金陵到滬市的高速投資進行溝通。

  北方都和東華會說了在商言商,你又何必瞎操心,我們現在主要精力還是想著怎麼將香華會旗下產業發展好。」

  聽著包船王之言,霍鷹冬沉默了下來,其實他很早就知道,這位老友和自己觀念其實並非完全一樣。

  這從其四個女婿就可以看出來,大女婿奧地利人,二女婿香江人,三女婿日本人,四女婿星洲人。

  儘管這幾年因為各方面緣故,包船王賣了環球航運、賣了九龍倉,資產大部分都進入內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