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帆 作品
第237章 劍指(10)(第2頁)
這樣一來車長既要當炮手也要自己裝填彈藥,還要指揮坦克,而且這個成品沒有考慮到無線電的位置,駕駛員除了開坦克連機槍都無法操控,因為機槍也在炮塔裡邊。
這樣一來車長可忙得要死,駕駛員基本幫不了車長什麼忙,而且因為使用雷諾坦克的原因,西澳的坦克成員職位基本都是反過來的。
雖然福克斯原本沒再打算干擾進程,可這成品也太扯了吧,福克斯還是繼續插手了,在一番意見交換以後,一號拖拉機變回了駕駛員是車長,並且可以操控機槍;炮手可以裝填彈藥和開炮,並擁有和車長同樣多的觀察口彈藥也相應增加,作為交換,這批運去東印度的一號拖拉機炮塔並不可以轉動,是為固定炮塔。
這批被運到東印度的拖拉機一共有36輛,運抵巴達維亞城南南郊的農場之時,才發現其中有兩輛出現了鏽蝕的情況。
初步推斷是包裝沒有包裝嚴密,海水的高鹽高溼環境對其產生了汙染,也側面顯示了西澳目前生產的裝甲質量還需要加強,那肯定要加強啊,短短几日的海水水汽就能讓其生鏽,要是真在熱帶雨林待個一年半載還不全都廢了。
為了確保安全,這兩輛坦克的拖拉機車體就先被放到一旁,簡杜傑把目光放在了其他的34輛車體上。
由於時間倉促,也是急於打東印度政府一個措手不及,簡杜傑根據已經到來的坦克車組乘員的建議,在日出之前打算先弄出4輛基本,8輛最好,12輛最完美的配置來進行組裝。
在剩餘看上去完好的拖拉機車體內挑出狀態最好的一批,馬上開工,他們也會來幫忙,爭取獲得最大的初次出擊數量。
至於剩餘的坦克則在後面當做補充力量,不需要都投入戰場,因為他們得知簡杜傑組織的首次行動只有4000人不到,而且絕大部分是土著人,他們覺得並不足以照顧所有的坦克。
這批坦克經過福克斯千叮嚀萬囑咐,萬萬不可以隨意丟棄在戰場之上的,哪怕被擊毀也要儘量帶部分殘骸碎片回來,他可不想落人口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