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偏見(第3頁)
在又喝過一杯後,新西蘭人覺得已經夠了,便先行告退,然後就是陸陸續續地走了了幾個印度來的,加拿大人,等到福克斯身邊就剩下柯林斯再和他聊天的時候,福克斯才神秘兮兮地問道:“那個新西蘭人叫什麼來著?你好像沒有告訴我?”
柯林斯愣了愣:“我沒告訴你嗎?他叫莫羅,克拉倫斯-莫羅。”
“那他知道我名字嗎?”
“我應該都互相告訴你們了的,既然你說我沒告訴過你,他那邊也可能沒有告訴到,下次見到他再說吧,不過你小子倒是支票不離身啊,這頓酒你請客吧?”
“當然,一頓酒不算什麼……”
在倫敦經歷了反間諜風波和示威遊行變成暴行後,法國巴黎也來了一場差不多的示威遊行變暴行,只不過倫敦是獨立運動,巴黎是君權主義運動而已。
相對於倫敦這邊擊斃了過百人和逮捕了幾百人來說,巴黎這邊除了只抓到了個頭目和幾個小蝦米外,沒什麼大的數據更吸引人的了,法國的報紙上甚至都不願意用頭版刊登這則新聞。
緊接著就是愛爾蘭裡面的人在內戰了,無非就是支持愛爾蘭統一的人和支持繼續在英國這邊的人在打成一團,然後英國的各家報社就像聞到欣慰的貓,抓緊給出各自的頭版來刊登這次又燃起來的愛爾蘭獨立戰火。
和英國人不同的事,歐洲大陸上的國家對於愛爾蘭的內戰可以說是毫不關心,因為他們的頭版新聞基本都是在說誰誰誰成功駕駛了飛機穿過大西洋,加拿大到愛爾蘭,美國到法國,巴西到什麼什麼……
他們只關注飛行探索者們不停地的創造記錄,因為這年下來已經有數十人曾經參與併成功穿越了大西洋,有直達的,有中途休息過的,當然也有失敗的。
成功的人會被譽為英雄,並被授予各自國家的勳章,失敗的人也會被一些國家的領導人發表弔唁對其致敬,但報紙上倒是沒那麼熱烈了,這年頭嘗試飛越大西洋失敗已經不是一兩人了,公民們已經感覺不到新意了,報紙的銷量是不會好到哪裡去的。
所以要銷量高起來,就要去報道一些與眾不同又很有新意的新聞!
比如現在的這則新聞:新成立不滿一年的倫敦帝國國防大學,這裡的幾十名學生被當街脫光身上衣物並被套上麻袋,根據倫敦皇家警察的報告,他們身上普遍有很多淤傷,是在讓人匪夷所思。
這份報紙在法國,比利時,荷蘭都是很好賣的,沒有什麼比倫敦那些貴族子弟們的負面新聞更能吸引眼球了,儘管他們也可能不是貴族子弟……
但也很勁爆不是嗎,一所號稱只會培養大英帝國高端人才的學員,如今卻出了這麼一檔子的事情,真是丟人丟到歐洲大陸上去了。
據說帝國國防大學目前的校門口已經聚集了一批歐洲來的記者,在等著後續的學院發言人發言,他們要搶新聞了。
由於院長還沒回來,這個對付記者的問題就只能暫時交給門口的衛兵去做了,他們要忙著給那些個裸-身落宿街頭的學生們處分。
這真的是太丟人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是這些人喝酒喝多了被有特殊癖好的歹徒擺弄了一番,然後隨手把他們扔到大街上,直到被早起工作的市民發現。
福克斯一邊在感嘆有錢就是好辦事,一邊卻在抱怨對方弄得有點過了,打一頓就算了,脫光人家大老爺們的衣服搞什麼?
搞得現在那幾個老師聽到他們有什麼事要晚上出學校的都一口回絕,無論你去幹什麼,他們都義正言辭地說為了防止那種事情再度發生,學生們晚上不能離開學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