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新城(中)(第2頁)
福克斯知道海軍給壓力政府了,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現在只剩下八條船,連艘像樣的主力都沒有,可謂是最垃圾的時候了。
而算是警察的西澳海警,則裝備上了新船,還是1000多噸的新船!這tm的,世界大戰的時候,海軍的驅逐艦也不過是1000噸左右,那還是戰鬥全重呢,真的是不能相信,一個警察部門的裝備竟然比海軍還要好。
這個好不是說這船能吊打他們的船,但是人家可以跑快快啊,船還是新下水的,這就讓人很不服氣了。
於是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方面派人接觸了福克斯(福克斯是以捐贈的形式給西澳海警的,這件事只要隨便查查都知道,福克斯並沒有隱瞞),希望福克斯可以捐贈一兩艘新船給他們,他們會給一定的補償。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是在這個時期是很尷尬的,他們並沒有新船進賬,反而在役的幾艘艦船都經常需要保養,自稱海軍都覺得有些羞愧,如果不是新西蘭海軍也在的話……
福克斯得知此事後也覺得交好人家是可以接受的,於是把還未下水的最後一艘獅級贈與了澳大利亞皇家海軍。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人覺得驚喜不已,雖然這是小船,但是也是新船,總好過沒有!據海軍的人在政府內瞭解,他們的新船還躺在政府辦公室的文件上呢。
澳大利亞海軍有著英國國王給的“皇家稱號”,雖然是捐贈,但也不能白白拿了拍拍屁股就走人,這樣太不紳士了,這是不可以的!
於是海軍拿了一艘艦齡還不算太大的驅逐艦回贈給了西澳的海警部門當做補償(海軍讓一批老海員退了役,讓後再把這艘驅逐艦也退了役,都送給了西澳海警部隊)。
名義上這些人都是海警了,制服也穿上了,不過福克斯還是有些不放心這些人的,但目前也沒什麼好辦法來辭退這些人。
這些退役海員也很知趣,幾乎天天飄在海上巡邏海岸,除了靠岸補給和維修養護,想見到這艘船和這幫人還是很困難的。
除此之外,福克斯還讓本土的幾家造船廠設計一批幾十噸到幾百噸不等的,航速30節以上的巡邏快艇,準備補充進海警部門。
其實就是雷擊艦和魚雷艇的海警版本,在對各大船廠下單的時候福克斯就要求儘可能地預留裝魚雷發射管和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的地方,目前暫時只需要裝上一挺7.62機槍。
到了1926年,西澳海警部門已經擁有兩艘威爾遜級(意大利獅級驅逐艦),263艘100噸以下魚雷艇(都沒裝上魚雷發射管),100-500噸範圍內的有117艘,500噸以上的雷擊艦(大版的魚雷艇,同樣暫時沒有魚雷發射管)34艘。
哦,或許得算上那艘艦齡不算太大的驅逐艦,澳大利亞本土建造的天鵝號,排水量750噸,屬於英國的“冥河級”,聯邦稱其為“河流”級,天鵝號才剛12年的艦齡,不算高。
裝備一座102的主炮,最大射程10000碼(9.3公里),還有三座76.2mm的副炮和3座450mm魚雷發射管,艦長76米,寬7米,航速26節。
這些巡邏艦艇分別停泊在西澳那漫長海岸線上的各個港口內,除了那艘天鵝號是有100毫米大炮之外,其餘416艘艦艇都是沒有裝什麼“重火力”的。
不過這幾年內發生了一起比較嚴重的海盜劫船事件,發生在帝汶海,那是一艘滿載著糧食的商船。
西澳近年來人口的激增加大了市場對糧食方面的進口,其中稻米就佔了很大比重,由於移民前來的華人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在華南地區生活,而他們的主食基本上以稻米為主。
西澳的水土不是很足,基本上不種植水稻,那也只能在東南亞進口了,荷屬東印度、法屬印度支那、暹羅都是西澳的重要貿易對象。
華人們也很會做菜,除了稻米之外,這些地方出產的其他農作物都在西澳很受歡迎,貿易額是逐年增加,自然地,穿梭在馬六甲海域、南中國海、泰國灣、極東印度洋、帝汶海上的商船也是越來越多。
西澳海警在短短几年內擁有400多艘主要巡邏艦艇以及200多艘各式各樣的維修艇、救助艇等艦艇和西澳磅礴發展起來的造船業是分不開的。
到了1926年,西澳已經擁有中型規模以上的船廠21家,可以建造5000噸以上的船臺就超過60座,可以建造5萬噸的船臺也有6座,在造船廠工作的員工多達30萬人,佔了整個西澳總人口7%!
除了這些中大型船廠外,還有一大堆小型船廠,他們總共擁有80多座的小型船臺,但最大的也可以建造5000噸左右的輪船!
造船工業除了專業的工程師外,也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而這些東西,恰好西澳都有。
原本的歷史上,一個美國人想到了用汽車生產線的方式生產輪船,但是輪船是大傢伙,船塢上都是巨大的吊車,不可能像汽車一樣快速裝配輪船。
於是這個美國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用焊接的方式來取代鉚釘。輪船的各個部分可以分散在工廠中生產,之後再集中到船塢去安裝。
這樣的話每個工廠只需要專門生產輪船的一個部分,以保證質量和速度。但是這種焊接方法受到了一部人的質疑,認為不能承受壓力。